不止是番茄黄瓜种的太多,得益于近期充沛的雨水,那些叶菜类的也是到了大丰收时期。
以村子里的小菜市场也消化不了,而且住在村子里的村民们也不会缺少这些普通蔬菜,大部分人自家都有种。
了解了一下,也只能是自己拉到镇上的批发市场卖了。毕竟不是那些大农场之类的,人家不可能专门上门收购。
镇上的批发市场,实际上辐射的范围挺大的。得益于它所处的位置,处于三市连接点,交通条件便利等因素。
不止是蔬菜瓜果,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中转地也是在这里。以前路过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大片厂房呢,原来是内有乾坤。
老表拉货的时候,这个市场跑的次数是最多的。毕竟货运的中转和市场基本是一体化的,市场旁边除了国道还有高速路口,车辆的进出都非常方便。
好在来之前已经和老表打听清楚了怎么走,不然真怕迷路了。除了占地面积大之外,一般人进来也会迷糊的。
主要是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域划分,另外的什么服装啊五金建材啊之类的一个个铺面分布成了一整排。除非一个个逛过去,不然很难找到在哪。
可能也和市场才建成没几年时间有关,规划的不是很合理。唯一比较欣赏的一点就是货运区域了,尽管很多车子在上下货,可是看上去却显得井井有条。
按照老表说的路线,先去管理处办了个临时摊位的条子,才能把车子开进去摆摊。
蔬菜区域和水果区域是合并在一排的,人流量还是很大的,大部分都是周边三市的采购商。
假如这个市场是第一级别的价格,那么这些采购商就是第二级别的价格了,回去后到达零售环节又是另外的价格了。
那些进口的,或者是从比较远的省份运输过来的商品,更是体现得明显。
也难怪很多人抱怨物价越来越贵了,一样东西在你买到手里之前,它的价格一直在提高着,不贵才怪了。
买菜的次数是不少了,卖菜那真的是属于人生中的头一遭。第一次来这里,有点懵,也有点无聊。
眼睛不由地打量着后面区域,那里有许多搬运师傅们在上下货,脑海里却一直在想着其他有的没的。
今天带过来的主要是两筐番茄和两筐黄瓜,剩下的很多叶菜都没带过来。能买多少钱,实际上真的没个底。
其实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已经是出乎意料之外了。毕竟种的时候除了搭个架子,清理一下杂草,其他时间就没细心地打理过。
抱着能卖多少就多少的目的吧,也不想像旁边其他人那样大声吆喝,招揽客人。现在是真学不来他们那一套,想喊些什么,又总是卡在嘴里了。罢了,卖个菜而已,何必为难自己呢。
仔细地观察过了,周围的这些商贩,看很多人的样子也不是种地的。按我推测,大部分人应该专门是从地里头收购蔬菜后,拉到这市场过一手的类型。
不知道他们收购的价格怎样,反正目前听到的价格一般都压的很低。也难怪以前听过一些果农宁愿倒掉果子,也不想卖的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