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中原战场,台儿庄的战役已经开始打响了。为了配合台儿庄战役,分散南京政府的军事力量倭国军部悍然在上海发起了上海攻势。
按照倭国军部的初步设想,充分利用倭国海军舰炮和空中力量的强大火力对其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南京政府的军队将会受到重创。很遗憾他们的设想落空了,南京政府的军队不再是后世的那么不堪一击。首先是制空权的争夺一开始就陷入白热化,双方的损失虽然都很大,空战却陷入胶着状态。南京政府获得来自西华帝国的军事援助,无论是陆军装备还是空军装备都比后世强大的多。而相对的倭国情况要比后世的军事力量差多了,因此,倭国在上海的战役并没有占多少便宜,相反,在一次偷袭中南京政府的空军击沉了倭国海军的出云号战舰,迫使倭国舰队驶离黄浦江远遁外海。
倭国在战场上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利用阴、发等国不希望上海成为战场从而影响到他们在上海的利益的心理,让阴、发等列强出面调解。迫于各国列强的压力,南京政府与倭国展开了谈判,最终在双方之间划定了隔离区,双方暂时达成停火协议。
在北面战场,为配合徐州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发起了淄博战役。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新四军第二师在正面对淄博发起猛烈的攻击,两天两夜的不间断地攻击迫使倭寇把大部分兵力加强到正面防守阵地。就在正面战场打的激烈之时,一一九师师长刘伯承却从淄博的北面倭军防守薄弱处发起突然攻击,锲入淄博城内。而贺龙率领的一二零师也从南面发起攻击,顺利地锲入淄博城内,极大地动摇了倭军的防守意志,在确认淄博防守无望的情况下,倭军第十一师团被迫放弃淄博逃向潍坊。
徐州战区的战场设置在台儿庄,李宗仁将军部署了三个师沿着沂河阻击倭寇南线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的进军,阻止其向台儿庄前进的路线,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硬是没有让鬼子越过沂河。而在北线从苍山县出发的倭军第五师团外加一个旅团则只是受到节节抵抗,并没有被阻断前进路线,于第三天倭军抵达台儿庄北面方受到激烈的抵抗,至此,倭军再也难以前进一步。
九月三日,倭军正式对台儿庄发起攻击,战争打的相当猛烈,南京政府的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钟涟安排了黄櫵松的第二十七师、张金照的第三十师、吴鹏举的独立第四十四旅正面阻敌,决不让鬼子前进一步。
九月四日再次组织进攻,倭军两千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但是,后世依仗的空中优势也没有有效发挥作用,被南京府的空军拦截住,双方的空军在空中发生激战。坚守台儿庄北门防守阵地的官兵则进行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多次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
九月五日,倭军刚刚派出攻击部队,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却得到侦察报告发现后方有军队活动的踪迹,但是,一切都晚了。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军展开合围之势,欲一举消灭这股倭军。
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一见形势不妙,急忙发电询问援军何时能够抵达,得到的回答是在山东只能够抽调一个旅团的兵力,抵达台儿庄尚需时日。本土新组建的师团刚刚出发,远水不解近火。最近的一个师团被阻击在沂河,难以前进一步。
九月六日,李宗仁赶到台儿庄附近,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全线反击,九月七日凌晨五时,我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二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二十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一直防守遭攻的孙连仲部,听说反击,神情振奋,命令一下,杀声震天。原本受攻击的一方成了攻击方,一举杀入倭军阵营双方便展开了激烈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外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南京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台儿庄北面,枪炮声渐密,参与合围的所有军队已向敌人开火。倭军已经陷入反包围圈之中,U 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