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离开了树林,神情恍惚,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走着,反复的思索这一个问题,大劫将至,自己能做什么。如今自己什么都没了,虽然来历非凡,但那里的人不能够出来阻止。拥有灭世剑,但这把剑更不靠谱,不为祸一方就不错了。论修为,凡境一重。连法剑都操控不了。似乎自己只有逃跑是强项,逃,还能逃到哪,一辈子逃下去?
何平走过了山川,走过了河流,终于走进了渭水岐山城。这里岐山城相当繁华,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这里凭吊古迹,找寻圣人遗踪。
因为这里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姜太公渭水垂钓,周文王访贤,于是姜子牙出山辅佐,周文王丛渭水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步,姜子牙也保佑周朝八百载,周文王在渭水留下了八百个脚印,还有人专门踩着脚印重新走一走的,不过这些人走完后就不知所踪了,据说是被朝廷以意图谋反的罪名砍了。
还有凤鸣岐山,商皇不仁,姜子牙帅兵征伐,在岐山脚下出兵,出兵前有彩凤落在岐山顶上,筑巢鸣叫,预示吉祥。岐山一颗梧桐树上还有凤凰留下的筑巢。
当然这里最大的传说就是封神台了,传说姜子牙在这里主持封神大典,定下了三山五岳周天星宿各路神仙,封神台就在岐山脚下,各游客都前往封神台祭拜,希望神灵保佑。更希望能沾上灵气,成为神仙。
何平来到岐山城,见到街市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买卖客户,热闹非凡。何平在城里转来转去,看着人们平静的生活,他心中更是如同煎熬,一旦大劫临至,这些普通人恐怕首当其冲,遭受苦难,自己如何阻止。
夜晚来临,行人见少,买卖铺户也纷纷关门闭户。整个城市渐渐平静,白天的喧哗已经散去。除了几处勾栏瓦舍依旧灯火辉煌,城内陷入黑暗中。何平走着,发现城内角落里,一家小店仍然亮着灯。
何平走了进去,这是一家面馆,面馆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妻。
夫妻很热情的招呼着何平,何平要了一碗面,一碟小菜。主人非常高兴,认真的给何平做了面。何平慢慢的吃着。
夫妻有个孩子,六七岁模样,非常清秀,在旁边的桌子上做功课。女的在孩子身边边做针线便陪他,男的则在忙着劈柴。两个人都非常忙,年轻的头上已经有了白发,脸上出现了皱纹,只是看着孩子的眼神都非常的温柔。
小孩的功课很简单,在写一个人字。孩子很用功,但是怎么也写不好,歪歪扭扭的。妇人大声的呵斥着,小孩委屈的哭了,在那里发脾气:“我再也不写了,我不要写字。”
男人走过来,摸着孩子的头,说道:“写字就想做人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写好。就像这样。”男人说着,给孩子做起示范。他双脚叉开,与肩同宽,脚掌稳稳的站在地上。上身挺立,虽然他背有些驼了,仍然努力的挺着,头微微的扬起。“做人要像这样,挺直腰杆,脚踏实地,写字也一样,不要把人写歪了。”
小孩似懂非懂,不再哭了。又认真的写起来,这次写的整齐多了。妇人的眼睛湿润了,温柔的看着丈夫。
小店里的温馨也感染了何平,何平问道:“外面天已经黑了,你们怎么还不关门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