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打定了计划,“好,待我恢复内力,就去睦洲一行,看看是什么神秘势力。”于是他到厢房里开始打坐吐纳。
天色渐明,李云只觉四肢百骸真气迅速流动,已是内力尽复,他心想:“九阳神功果然是疗伤圣典。”
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李云跑到药铺去买了几块膏药,贴了一块在鼻子上,又到集市上买了匹马,就骑马往睦洲行去。他刚走之后,两具侍卫尸体就被发现了,洛阳随即封了城。
数日后,他正在一处客栈歇脚吃饭,突然听到隔壁桌在窃窃私语。
一人道:“你知道吗,那丐帮帮主乔峰竟然是契丹人,还做出了弑父弑母弑师的禽兽之举。”
另一人道:“这些契丹走狗又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
李云暗想:“唉,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没能去救玄苦大师和乔氏夫妇,等下阿朱一定要去救,不然大哥得痛苦一辈子,等我去睦洲打探一番,就赶去镜子湖。”
数日后,李云终于踏入了睦州地界,只见河流纵横交错,秀丽灵韵;山势连绵,或峻拔奇伟,或清新悦目,让人心旷神怡。(注:睦州在北宋时期属两浙路,今杭州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都归属睦州管辖。)
待得李云到得睦州城,却发现城内光景与沿途景色大不相同,睦州此时正经历饥荒和瘟疫,只见百姓大都瘦骨嶙峋,脸上围着面巾,病坊里挤满了病人,重病者就躺在病坊门口奄奄一息。他不禁哀叹:“老百姓太苦了。”
李云正骑马走在道上,忽然迎面冲出一个妇人,怀抱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跪在了地上,“大爷你行行好吧。救救我孩子。”说着便不断磕头。
李云于心不忍,当即下了马扶起了那妇人,只见这小男孩皮肤白皙,长相可爱,却已经昏迷不醒,问道:“这孩子怎么了?”
那妇人泣道:“没吃的,孩子爹饿死了,孩子又得了瘟疫,病情太严重了,病坊里的医生都不肯治了,让我抬回家。”
李云身负九阳神功,百毒不侵,区区瘟疫自是不怕被传染,当下摸了摸小男孩的脉搏,确实已经是颇微弱。
那妇人继续说道:“听大家说,此去向南三十里,城外有一‘益明堂’,那儿有个姓钟的神医,救死扶伤,妙手回春,都不收穷苦老百姓的诊金,我实在是没气力去了,请大爷快点带我这可怜的孩子去看看吧。”说着她又赶忙要跪下磕头。
李云心想:“竟有这等善心的神医?我记得金大侠书里的神医大都有些怪癖。”
他立即扶起她道:“不用这样,我这就送这孩子去医治,治好了的话我就把孩子送回这,你家是在这吧?”
那妇人不住称谢,指着旁边一条巷子说:“就在这条巷子最里面一家。”
李云当即单手抱起孩子,并往他体内输入真气为其续命,接着骑上马就往南边赶去,不一会就走了差不多三十里,已是出了城,他问了一个路人,路人向南指了指,说南边有个竹林,过了竹林就到了。
李云行了约摸两里路,果然见到一大片竹林,越过竹林,一个诺大的堂子呈现在面前,上面悬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益明堂”三个苍劲有力的黑色大字,李云走进院内,只见院子中间是内堂,两边分东西两侧,两侧各列八间厢房,院内已经是排了三四十号人。旁边有数名带面巾的女子在给众人看病,有的在给病人把脉,有的在给病人熬药。
李云抱着孩子,大声喊道:“前面的大娘子和小娘子,这边有个孩子快不行了,赶快帮忙看看吧!”
靠近李云的一个女子朝李云看了看,便走了过来,她蒙着面巾,眉目间看出稚气未消,应该也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说道:“不用着急,这位公子,病情很严重的我们会提前医治的。你家孩子怎么了。”
李云回道:“这不是我的孩子,是我在路边碰到的,眼看不行了,我便带来救治了。”
那小姑娘朝李云看了一眼:“看不出来你还挺好心的。”说着便把了把脉,紧接着就皱了皱眉,“这我可治不好,得赶紧请我师父看看了。”
说着便抱着孩子向内堂走去,李云也跟着走了进去。
进了内堂,却见一姑娘身着黄衣,身材轻盈,双目犹似一汪清水,虽是遮了面纱,却还是气质脱俗,犹胜王语嫣一筹。李云不禁一呆,心跳都加快了:“这是仙女吗?”
那黄衣姑娘正给一个老人治病,这老人脱了上衣,神情虚弱,不住咳嗽,似乎要把肺都咳了出来,只见那黄衣姑娘一双纤纤玉手飞速地在老人的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和大椎穴插上了金针,不断捏转提插。
李云心想:“这医术真是高明,这姑娘应该就是那妇人说的‘姓钟的神医’了。”
老人的咳嗽立马有所缓解。那黄衣姑娘注意到了小姑娘手里抱了个孩子:“小蝶,这孩子怎么了?”她声音温婉柔和,如风铃一般。
小蝶回道:“师父,这孩子脉象微弱,你赶紧给看看吧。”
黄衣姑娘很快就接过孩子:“小蝶,你给这位老伯针灸。”
她把孩子放在了榻上,用手把了把脉,探了探鼻息,秀眉微蹙,轻轻叹了口气:“唉,可怜的孩子,又是这瘟疫。”
李云担心道:“大夫,孩子还能救吗?”
黄衣姑娘朝李云看了一眼,说道:“能救是能救,但是这孩子已经垂危,需下重针,我一个人恐怕不太成,需要有个武学高手用深厚内力护住他心脉,我再施救,方能确保救活。”
李云喜道:“我来护他心脉。”他一是觉得能救人高兴,二是为能和这么美丽的姑娘合作而开心。
黄衣姑娘眼神带着疑问,问道:“你来?”
李云更不搭话,一掌轻轻按在那孩子的灵台穴上,真气缓缓送出。那孩子的呼吸本来甚微弱,得到相助后呼吸增强了些,体内逐渐感觉软洋洋的。
黄衣姑娘惊讶地看了一眼李云,随即取了更细的金针,在曲泽穴、膈俞穴、血海穴处施针,又以三棱针点刺人中穴、十宣穴、曲池穴、委中穴,每穴渐渐流出了一至三滴血。
李云心知这孩子有救了,问道:“姑娘就是那姓钟的神医吗?”
黄衣姑娘发出了浅浅的笑声:“我哪是什么神医,只是看不得百姓受苦,用自身所学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李云道:“”我看也不应该叫神医,钟姑娘这般的年龄和样貌,应该叫‘小医仙’才对。”
黄衣姑娘道:“你这人也是心大,我这正给你家孩子看病呢,你还有心思说笑。”
李云略感不好意思,“是我不对,你好好替孩子施针吧。这不是我家孩子,是我在城里看到他快病死了,他母亲让我送她过来的。”
她施了足足有半个时辰针,之后又拿陈艾对男孩的穴道开始烧灸,看李云规规矩矩的一句话也不说了,暗觉好笑,问道:“你从城里过来,现在那边疫情还是很严重吗?”
李云答道:“还是很严重,病坊里挤满了人。”
她忧心道:“原本这瘟疫也算不得什么,只会感染抵抗力差的人,主要就是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孩,引发他们得些伤寒、肺病之类的,但是刚巧赶上饥荒,大都吃不饱,身体都不太好,得病的自然就多了。”
李云心想:“这其实应该就是现代比较严重的流感。”
说话间,男孩竟缓缓睁开了眼,他昏迷已久,朦胧间看到一个蒙着面纱的黄衣女子正看着他,说道:“我这是到了天宫吗?”
李云笑道:“孩子,这儿就是天宫,仙女就在你旁边呢。”
那孩子说道:“仙女姐姐好美呀。”
黄衣女子朝李云白了一眼,“你呀,别油嘴滑舌的了,一会让人取药给你,你赶紧喂他吃药。”
李云爽快回道:“好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孩子的病得给他治几天才能回家,东厢有空余的房间,我们这人手也不够,你就好事做到底,当陪护吧,每天照顾他。”
李云本就想治好小男孩,又想到能和“小医仙”天天见面,立马开心地答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