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听到这个任命后,不知为何长舒了一口气,浑然没有注意到,韦坚正在神情玩味地看着他。
这两个人都是李牧唯一的熟人,自然特别关注了一下,正好无心瞥到这一切,内心画了一个大大疑问号。
我怎么总感觉,这里面有事情啊。想破了脑袋,将前世李牧的记忆梳理好多遍都没有半点头绪。
接下来就是分功的时候了,韦坚作为这一次的总策划和导演,居功至伟。他得到的赏赐可比李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当今皇上,你可以说他怠于政事,但是他绝对还是一个聪明绝顶的皇帝。
你哄他开心了,他可以赏钱,赏闲职。但是军国大事的重要岗位,绝对不会因为溜须拍马得到。就算是权相李林甫,也是真的切实能为他解决许多财政问题,才能屹立不倒。
皇上今天龙颜大悦,在望春楼赐宴,与百官同乐。改元天宝以来,陛下和群臣的见面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是在后宫玩乐。上一次赐宴,已经是很久之前的泰山封禅了,.knshu.c那时候还是张说为相呢。几个近臣和皇帝同塌相饮,许多沿岸百姓也都分到了肉食。
李牧自然没有资格位于亭中,礼部的官员,将他安排在广运潭左侧,翰林院的地盘,刚一到就看到一个醉醺醺的中年人,正在笑眼看他。
“太白兄!”李白也是翰林院待诏,两个人可以说是同一职位。
“三郎今日可是风头出尽,你看沿岸百姓,无不为你倾倒呢。哈哈...”
李牧脸色稍霁,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这都是陕郡郡守韦大人的安排,李三不过是适逢其会,见笑了见笑了啊,哈哈..”
“三郎缘何到了此处?”
李牧将受封翰林院待诏的事,跟李白一讲,本以为他会高兴两个人成了同僚,谁知道李白长叹一声。
“翰林院待诏,和翰林院学士,一墙之隔,隔得却是天地之别。说到底,咱们不过是天子养的闲人,与乐工伶人何异。三郎你年纪轻轻,文采斐然,竟也和愚兄一般沦落此处。”
说完倒了一大杯御酒,也不让李牧,一饮而尽。
李牧不禁汗颜,他也知道一点李白的事情,这事说起来真的不怪当今皇帝。
李白自然是文采出众,那是几千年难得一出的天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治国才能同样出众。
只有宋徽宗这样的亡国之君,才会将书法、文采、甚至踢球的本领,作为提拔官员的标准。
而李隆基,至少他的前半生,将所有赞美皇帝的词,加诸他的身上,都不为过。这个人前三十年,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