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秦朝庙堂决议发兵征岭南。主力大军为当年王翦灭楚未归的二十余万秦军,为适应南方特殊地理环境作战,加入了当年楚国降兵十余万,另十余万刑徒民众为后勤大部,整个南征大军合计约五十余万。
虽然主力部队乃楚地驻扎的老秦军,然岭南环境险恶,后勤供给极其不便,待到大军隆隆启程,已是前218年了,也就秦文在白老爷子家当农民那几个月。
这次秦文因救驾有功,“获封”随军司马,正带着程凡、阮镇临、岚清儿正匆匆赶往前线:九江郡余干县。那是大军前部第一个据点,先锋任嚣赵佗部的两万人已先期抵达开始备战了。
皇帝巡狩队伍离开阳武前,秦文已经找到蒙毅了解了南征大军的大致情况,以及大军发回来的一些铺排部署信息。
南征大军的将领名册中,秦文没有看到例如王贲、李信等熟悉的名字。名册卷右首赫然写着领军大将乃是嬴政新拜的国尉屠睢(tsi),任嚣、赵佗副之。
对于这个神秘的屠睢,秦文挖空脑袋也没记起后世有什么特别的记录,只程凡说曾经听闻这个屠睢为巴郡一神秘人物推荐给嬴政的。这个屠睢自小在巴蜀之地江边长大,擅长水战。
秦文问起那个神秘人物是谁,程凡却一摊手答不上来。
要从阳武去到九江郡的余干前线,路途不可谓不遥远。三川郡到余干东瓯边境,若为路途轻松只走驰道,则需径直往东直到琅邪再往南折,太耗时日。
与是秦文与程凡一起谋划了一条路线:由阳武出发入颍川郡,再经陈郡最后到入九江郡直奔余干。
……
一直以来的三人行,这下多了个阮镇临,也多了不少欢乐。
四人三马。秦文的骑术依旧没什么长进,岚清儿却是颇有骑马的天赋,几日内便能比秦文还还跑得快点儿了。程凡自不必说,依然领头,三人骑着马儿一路上倒也轻松。
剩下一个阮镇临,是没有马起的。那般巨大的身躯和体重,在集市上愣是没买着一匹能驼起他的。不过阮镇临耐力惊人,就这么迈着长腿大踏步的跟着走走跑跑,连大气也不喘一下,更别说掉队了。
这一日,众人还未出三川郡,也不知到了个什么镇上的岔路口,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三岔路边一家不大的小饭馆,门口插着幡子屋内青烟飘渺。朴实的香味惹的四人顿感饥渴。
偏僻小地方,并无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些粗茶淡饭,几人却吃的不亦乐乎。几人正在互相说笑,门口又进来几人。
秦文一边吃着饭,一边不露痕迹的观察。这几人全是庶民短打,一个个黑瘦精干,抹着汗水将肩上抗的大包一一放下,围着桌子坐下叫老板赶紧上茶上饭,茶要凉!饭要饱!。
战国乃至秦时的茶,与当今的茶水可谓两回事,制作方式不同,喝法也不同。秦时的茶,野生山茶居多,很多时候根本便是某种可入药的青草,晒干后便可泡水而饮。
嬴政皇帝饮的凉茶,是经过粗略制作后又皇室才有保存的冰块冻制而成。乡间庶民喝的凉茶,便是能祛暑解热的药草晒干后泡水放凉的了。
自从这几人进屋坐下之后,秦文的注意力便被吸引过去了。
一共四人,一个老人,年纪与记忆中的白老爷子相仿,其余三人皆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
“老叔,你说咱们这一趟回去,主家能给多少赏钱?”
“我看,起码得能买下一头驴吧?咱们这一趟跑了这远,狗日的给少了可不干!”
老人摸着花白胡须,端起大陶碗咕噜咕噜一气喝完:“再来一碗!”转而又对着两个发问的后生说道:“虽说时日不久,可从咱们成了佣耕户以来,瞧瞧掌工家老那横劲儿,再想想咱们的地是怎么被人抢去的,你还想要赏钱?狗日的不杀你灭口就是好了!”
三个后生张大嘴巴倒吸一口凉气,似乎无法相信,盯着老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嘿嘿,只要你等臭小子不要出头冒失,那么多地不还得要人干嘛!放心!”
“唉…原本便是自家田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