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蒋歌先生,
请原谅我们的冒失来信,我们镇子在十一月三号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届时还将迎来我们的墨尔本杯。所以我们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盛会。
我们从您对我们网站的查询上知晓,您是一名有着高知识,高素养,且愿意深入了解我们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学者。所以我们诚邀您前来进行一个为期七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会带您参加墨尔本杯的这一盛大的赛事。如果您愿意前来,我们将会支付您往返旅途的一切费用以及安排您落地的衣食住行,随信附赠的是您来时的机票钱,落地请拨打电话联系我们的接待人员.
我们相信,不论是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角度上讲,还是从我们中澳友好往来的角度上讲,这次交流都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堪特小镇全体居民
随信夹着一些纸钱,很杂,最多的是澳元,还有零散的美金,欧元,甚至还有纽币。这些钱币大多都是皱巴巴的,一看就是上了年份。
蒋歌愣愣的看着手中纸币和信件,一时间似乎难以接受,信件走的是DHL全球物流,包装上贴着英文地址“澳大利亚莫桑娜洲堪特小镇”跟信中说的没有出入,但是他似乎不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留下过地址。
近期因为要写论文的原因,倒是浏览过许许多多的国外网站和论坛,其中还确实的有澳大利亚的。
正当蒋歌准备打开浏览记录查查时,宿舍门开,蒋歌的室友刘方凯推门而入,刘方凯是个纯正的东北汉子,为人耿直,俩人都是y城大学研二的学生,此时刘方凯在外面打完球回来,正擦着汗,余光却看到了摆在蒋歌桌子上的一大堆钱币。
,你这是啥情况?”刘方凯右手食指上下摆动,嘴中说着名称,“还是四种。”
蒋歌于是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信件和钱币的由来,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上面一没电话号,二没具体地址,多亏学校驿站大姐认识蒋歌,直接给蒋歌发的微信,这才拿到的包裹。
刘方凯听完后觉得也挺不可思议的,就问他“你不觉的挺可疑的吗?他这个路费给的很蹊跷啊。”蒋歌沉默了一会,“确实有点问题,我查查吧。”刘方凯点点头,“咱俩一起。”
在历史浏览记录里翻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发现了一个疑似的网站,确实是一个小镇的,蒋歌把网址给刘方凯发了进去,以刘方凯的IP地址询问网站管理人员。蒋歌留了个心眼,拿刘方凯的身份去问更加客观,还能有效避免对面下套。
对话如下
刘:“你好,请问你们有邀请学者免费旅游的活动吗?”
管理员:“抱歉,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活动,您是从哪里知道这个信息的?”
刘:“昂,只是听说的。”
管理员:“曾经确实组织过,不过也不是免费的,我们网站的相关页面还有游客照片。”
刘:“好吧,你知道现在有谁在组织吗?”
管理员:“组织这样活动我们是轮换的,而且用户信息也都是开源的,所以具体现在是谁在组织我们是不知道的。”
两人看着眼前的对话框,他这个开源的就很难找了,无奈只能退出。刘方凯的手刚要关闭网页,被蒋歌一把按住,“等等,这个主页的游客照片,这老头好像我高中地理老师啊。”
刘方凯回头诧异的看着他,“前面这个搂着俩女的这个?这是白人吧,你地理老师是老外?”
“不是,你看看后面这个,这个白头发的老头”蒋歌伸手指向照片左上角的一位负手而立的老者。照片上是显示的是冬季,左上角的老者穿着灰色的羊绒大衣,头戴一顶贝雷帽,看上去很有精神。
老头名为乔思,在高中任教整整四十年,早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却被校领导返聘多次,老乔本身就是真心实意的热爱讲堂,加之校领导多次大力邀请,大有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之意,索性就一直待在教学岗位上。
刘方凯说道,“那去问问你老师吧,正好当拜访了。”
蒋歌点点头,嗯了一声。
心中想起了往日跟老乔相处的点点滴滴,蒋歌高中时候就是地理课代表,那时候老乔担任他们班主任兼地理老师,教学之余,俩人时常交心,师生情谊不可谓不深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