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
吴立谨回到东临的时候。
还没到过年,却已听到城内锣鼓喧天。
街上人们热热闹闹,在街边张望,接二连三聚集的人也渐渐多起来。
百姓们不顾这冬天有多寒冷,只道东临来了位名头响亮的大人物,就须瞧上一眼才好。
荀序子是南国最出名的博士官,早年一直在南都教授,从他手下走出来的学生,有大半都成了朝廷重臣。
不仅如此,他也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就算是权倾朝野的明相,见到他时也会多三分敬重。
如今告老辞官,以他的资历本应在南都安享晚年的繁华,却不知他出于什么原因,竟萌生了在东临开私塾的想法。
临州虽也是南国比较富庶的地区,但终究是比不上国都的繁华。
且以他的身份,定然是不缺钱的。
或许,这位大学究有着自己的追求吧。
州牧大人亲自在东临城门口迎接,引着车驾,前往亲自为荀老先生挑选的那一块筑建空地参观。
就连东临知县在这支队伍里,也只能跟在后尾跑……
照这般重视的程度,相信用不了多久,私塾就能够开张了。
……
吴立谨此刻打算先去肖家一趟,将肖子言的事情跟肖徒说明。
不想,行至半路,却听人招呼了声:“吴大夫!”
吴立谨回过头去,见到是集市卖猪肉的孙屠。
孙屠为人热情,吴立谨也愿意和他攀谈了几句。
平时见他不修边幅,穿着邋遢,这时倒是打扮的干净。
手里还拎着油纸包好扎好的猪肉,显然是要当作礼物给人送去的。
吴立谨回头招呼道:“哟,是老孙啊,上哪去?”
孙徒摸了摸头,露出一口黄牙,笑道:“这不,前几日,有个兄弟到东临做生意来了,十几年没见了,就想着去跟人絮叨絮叨。”
聊到此次去见老朋友的目的。
十多年前,临州北面的辽州,发生的饥荒,那时饿死了不少人。
那时的辽州,几乎是一片黑暗和狼藉。
大饥荒来临,老弱妇孺几乎只有等死的份,他们吃不饱饭,更没有力气逃命。
在那个时候,更是传言有一道奇观,便是由北向南的一路尸横遍野。
只有一部分年轻力壮的男人逃了出来,逃到了相对富庶的临州来。
孙屠的这位兄弟名叫邱涛,便是其中一个逃到东临来的。
临州当时受到的灾害影响并不是很大,但百姓所囤积的粮食也仅仅能做到自保而已,大部分的粮食掌握在少数富人的手中。
孙屠是个热心肠,虽然家境也不是很富裕,也不过是个土老百姓。
但面对门外饿得面黄肌瘦的邱涛,他心软了。
在得知邱涛还有刚出世的女儿,和他快要饿死的妻子的时候,他果断地拿出了家里几乎一半的米粮,和五块炊饼,要他带回去救他的妻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