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风云欲渐起就在文哥被大日本帝国幼儿园小班知识折磨的欲仙欲死的同时,同样有个人也在蛋疼菊紧。
东京城区一个普通茶馆之内,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跪坐在榻榻米之上,脸上表情不知为何显得青红不定,嘴唇上的牛角胡子也因为大口呼吸而上下颤动不止。
一身典型的大陆浪人穿着打扮,腰间别着一把黑不留丢的武士刀,要知道这是时下最为流行的浪人打扮了。
所谓浪人,书面上的解释是到处流浪居无定所的日本穷困武士,这个阶层产生的原因是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即废除诸侯的封建领主统治权,将其领土收归国有。
其次是颁布“废刀令”,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的这两项措施,使武士阶层迅速瓦解,其中少数皇族、贵族变成了大地主、大资本家和银行家,一批中层武士变成了商人、自由职业者和高利贷主。
而广大的下层武士则在短期内破了产,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这个是书面解释,在此不作过多点评。
其实浪人并不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产品,在此之前的幕府时期就存在这个阶层了。
个人理解的浪人就是该死而不愿死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浪人在没成为浪人之前他们也是武士,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奉藩主之命出去讨伐其他藩战败而归,又或是违背藩令而被废除武士身份。
在日本,不论一个人身前犯过多大过失,只要他剖腹自杀,他身前所犯的一切过错都可以被消弭原谅,甚至得到活着的人的尊重。根据日本封建时代传统,武士战败之后就要选择剖腹明志以洗涮战败的耻辱。绝大部分浪人都是因为战败而不愿剖腹自杀光荣赴死,而被藩主取消武士的贵族身份从而沦落成为浪人。
浪人在幕府时代是严禁佩戴武士刀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势力崛起,作为政府侵略势力的先锋爪牙,这一政治“迫害”对于浪人而言已是形同虚设。
“这到底是为什么?儿玉源公?”浪人兄努力平复了自己想要从胸腹间喷薄而出的怒气,尽量用一种相对恭敬的语气对着自己面前的那个男人问道。
虽然他很狂傲,但是这份狂傲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对面的那个男人面前,他没有任何可以暴怒的资本,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因为对面的男人是被誉为日本第一智将,因特别注重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良性循环,被称为丰臣秀吉再世;与桂太郎和川上操六并称明治陆军三杰;日本统治台湾的最大功臣,穿着军服的政治家的存在,儿玉源太郎!
已经五十一岁的儿玉源太郎听到内田良平的质问,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但是转瞬即逝。虽然对方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怒气,但是做为老狐狸的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对面那个年轻人的狂妄不羁。
虽然心中不快,但是考虑到对方也是爱国心切,再者由于和他叔叔的交情,所以儿玉源太郎也没有说什么。
“内田良君,你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内阁的决定也是自有道理的”
“你上次所说的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虽是单线,但由于满洲物产丰富,俄国只需要运输军火,运力实在不可低估的观点我还是认同的,另外要求运用散居在满洲的黑龙会人员,掌握一批反俄的马贼破坏铁路这个提议可实施性还是蛮高的。。。”
“你的这些想法,我在全面策划对俄作战部署的时候也是充分考虑了的,并且将之与桂太郎首相做了交流,但是最终桂太郎首相认为现在帝国与俄国毕竟没有爆发战争,所以这个计划不宜实施。。。”
“可是,儿玉源公,我深信日俄关系的结局只有冲突,别无他途,对此种局势,政治家力免冲突,军人准备冲突,有志之士主张开战,均为当然之事理,此乃各自忠于职守之表现。但是作为军人的我们自然要提刀上马、裹尸战场!”
“哈哈哈。。。”儿玉源太郎听完内田良平这些话之后突然指着他大笑了起来,颇有点笑天下可笑之人,笑天下可笑之事的韵味。
“额,儿玉源公,在下说错了什么吗?”看着对面儿玉源太郎大笑不止的样子,内田良平显得懵懵懂懂,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呵呵,你没有说错什么,我是笑你小子太过滑头了,居然把对伊藤公说过的话又拿来糊弄我,冷饭现炒的真是绝妙啊,你真当我老糊涂了吗”
听到儿玉源太郎这么说,内田良平也略显的有点尴尬,刚才也只是随口说出未作深思,但是没想到对方居然知道他和伊藤博文之间的这一段轶事。
“没想到天天忙着军国大事的儿玉源公居然也知道小子的胡闹之事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