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燕戎北靠马阴山,南面尕加山,地处巴燕河北岸的川谷地带,属浅山地区。此地水草丰广、地土宽平,是一处宜人的生活区。乾隆年间,政~府招募藏、汉、**来此垦荒种地,并建一土城以卫安全。
“邓大哥,巴燕戎的守军是谁?看地出这是个人才,军事素养很不错。”
面临数万乱民的强大压力,竟然能够以几百兵勇,配合衙役、民壮,坚守巴燕戎近十天而不败,其领导者绝对是个人物。要知道,巴燕戎只是一个土城,城墙不算高,护城河亦不阔,这防守压力可想而知。
难得听到殷商夸人,邓增深感荣幸。“呵呵,我也没想到严金清守备会如此出彩。这小子向来不声不响,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内秀,手下挺有活儿。”
“竟然只是个守备?”殷商很是惊奇,“大哥,让他跟着我吧,我保他飞黄腾达。”
“兄弟,别的都好说,唯独不能从我这里挖人。你也知道,哥哥我的老兄弟都殁了,西宁军的未来都在严金清这帮基层军官的身上。如果没有他们给我撑起,我这个西宁总兵估计也当不下去了。”
“不管哪一行,人才都是最为重要的。好吧,我就不挖大哥你的墙角了,想来你也不会亏待他。”
“那是,我现在有的是空缺。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我是不会吝惜官帽子的。”
这老东西,之前从自己这里要人的时候说地好听,没想到他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老部下身上。不过,殷商对此并不在意。说起来这也是人知常情,谁也不会把自己的身后交给陌生人。
巴燕戎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缓慢倾斜。对于骑兵来讲,这种地形构最适合南下冲锋。
殷商的部队就驻扎在马阴山北麓,此刻,他们正励兵秣马,准备一举击溃马成林部,以解巴燕戎之围。
不过,马成林同样是个战术天才。就在殷商所部修整待援之际,他组织人员在马阴山出口处接连布下了四道防线,并且严令马尕娃“人在,阵地在。”绝不能再犯鬼见愁的错误。
这一次马成林是投了血本,什么松树炮,红衣大炮,青铜炮等等重火力,他是不吝部署在马阴山出口。
“幸好这家伙没有拿下巴燕戎,否则,我们面临的火炮还要增加不少。”
“邓哥,这种老式火炮可没多少杀伤力。如果他们装备了克虏伯大炮,我们真地就悲剧了。”
克虏伯大炮使用的是开花弹,比红衣火炮的威力不知要强多少倍。说起来这东西也不算太贵,象邓增使用的75MM克虏伯火炮,一门也就8000~10000两银子,只可惜马成林并没有那个采购渠道。
相比大炮本身,炮弹才是个真正花钱的东东,200两银子一发,爱要不要。当然,这是成本价。想当初,赵明义给殷商报地可是五百两一发炮弹。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在段祺瑞的帮助下,起点城已经培养了不少炮兵。可惜法国小姐的身躯,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起,强如殷商也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不过,殷商眼下可不缺火炮,而且还是正宗的德国货。
鬼见愁一战,这门克虏伯火炮曾经大显神威。如果不是凭借这个大杀器,估计邓增所部早就被马成林灭了。幸好邓增总共只有56发炮弹,打完了火炮也就成了摆设,马成林才得以把邓增死死压制在鬼见愁。
“一发炮弹几百两银子,我一个总兵,能有多少库存。要不是把仓库都抖落空,我还找不出这么多呢。”
殷商当然不会缺75MM炮弹,段祺瑞每天不知要糟蹋多少呢。眼下,他的仓库里至少还有几千发这玩意。虽然是法国小姐的口粮,不过,克虏伯并不挑食,照样能够发射。
“兄弟们,千万不要小气巴拉的,大营里有近千发炮弹呢,随便射!”
殷商并不担心炮手们会把炮管打坏掉,不就1000来发炮弹么。据说后世国人开发出一种火炮,它能连发射2500多发炮弹,每分钟射速能发3-4弹。与之相比,这克虏伯可是正宗德国产品,不是组装货,想来性能也不会太次。
对于火炮,殷商并不陌生,前世他曾亲自发射过上百发炮弹。据炮兵所言,单根炮管的发射记录有两例,一门1938年式122炮(编号2464)曾发射了6541发炮弹,这是能找到的最高记录,战后,列宁格勒的兵工厂对该炮进行了检验,发现其炮管的性能仍未见到明显下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