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一役殷商所部大获全胜。虽然付出了六十余条鲜活的生命,流窜河西走廊的乱匪,连同河西堡周围一带的叛乱分子,几乎被一网打尽。六千多匪众,被歼小两千,近四千人成为俘虏,只有不到四百人渡河东逃。
除了人口,河西堡几百年的积蓄亦全便宜了殷商这个守财奴。战争红利如此丰厚,殷商欣喜若狂。
此时,余沛勇所部已经抵达石羊河东岸,刘辅以及黄老三东遁之路旋即被掐断。在他们的背后,殷商正率领部队飞速赶来。至此,刘辅等人已经穷途末路,他们的结局完全可以预想地到。
九月二十四日,两路追击大军在民勤顺利合围,刘辅等人在石羊河滩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部队在民勤修整一天,殷商趁机向当地牧民采购了大批战马和肉奶制品,殷军再次恢复至一人三马的奢侈配置。二十六日清晨,殷商率部离开民勤,向古浪、平蕃方向滚滚而去。
九月二十八日傍晚,大军顺利进抵平蕃。
“通知弟兄们,今晚在此扎营。大家洗个澡,吃顿热饭,好好休息一晚。”
“万岁!”众将士不要太高兴,尼玛,终于不用继续在马上吃饭睡觉了。“感谢仁慈的总兵大人。”
作为统兵将领,殷商当然不能士兵那样随意。“汪心玥,通知余沛勇到我这里来一趟。”
接下来就要再次兵进河湟,有些事情必须提前安排。此次,殷商并不准备全军赶往西宁府。在他看来,对付那帮乌合之众根本用不着这么多人马;二来他亦你认为是时候插足兰州,建立东进基地了。
从兰州到安西足有近千公里,在当前这种交通基本靠走的大环境下,如此漫长的路程足以吓退很大一批人。对于急需劳动人口的起点城来讲,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必须要在兰州建立基地。
“沛勇,明天一早你率五百弟兄前往兰州,部队就驻扎在西固。我已经安排许三多把这一地区购置在咱们名下,未来将会投入巨资开发此地。你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我们的人财物的安全。”
后世,西固是兰州管辖的一个区,主要是发展重工业为主,它为兰州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中石油兰州分公司,兰州铝厂,兰州电厂、504等一批天朝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都在西固。后来,这里还投资兴建了一个三十万吨的大乙烯工程,是国家级重点项目。
“不要小看西固这里。据《史记》记载,在汉武帝元狩二年的时候,霍去病就命其礼宾官李息主持,在西固的黄河南岸修筑了兰州历史上第一座城池,取名为‘金城’。世人以金城称呼兰州府治,源于此。”
当然,殷商并不是不想去主城区。只是那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团体交织在一起,实在不是他一个新进安西总兵能够涉足的。再说了,那里都已经被别人占据了,投资开发的代价太大,而且很难形成规模。嘿嘿,有钱也不能糟蹋不是。
二十九日清晨,原本宁静的军营终于再次喧嚣起来。人喊马叫,甚是热闹。
两个小时之后,大军纷纷开拔,一路南下兰州,一路西去窑街。平蕃城外再次恢复了平静。
虽然起点城与凉州方面商业往来频繁,不过,殷商与凉州总兵刘璞可没什么交情。此前,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面。不过,很快两大总兵就碰出了火花。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那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
最近,殷商可没少听到有关刘璞的传说。堂堂凉州镇总兵,竟然被乱民打了一个伏击。窑街一役损失两百多人,军装尽失。对于刘璞的失利,殷商曾经用心研究过。最后终于从“军装尽失”这个四个字上,弄明白对方是怎么失败的。从这四个字可以得知,他的失利并非是在战场上,绝对是夜间被别人摸了营。
看到刘璞和他的部队,殷商终于明白什么是乞丐军了。幸好现在还没进入十月,否则这帮衣着破烂只余单衣的兵勇甭说打仗,冻也把他们冻死了。
“刘总兵,这么多天过去了,补给的物资咋还没送过来?”
“别说了,说起来丢人。我的凉州镇穷地叮噹响,仓库里早就能跑老鼠了,哪里有什么物资。此前出兵时东挪西借,再加上总督府拨了些物资,咱们这才得以成行。现在杨总督都已经革职留任了,往京师活动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咱们这只败军。”
刘璞苦涩地笑了笑,“大家眼睛只盯着咱们打了败仗,他们也不想想咱们为什么会打败仗。军饷半年多没发,搞地吃饭都成了问题,哪有力气去打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