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大人,刘四伏率领北川乱民溯景阳川而上,已经翻过娘娘山口,进入西川第一站喇课。由嗽客溯西纳川北上,经上五庄、出水峡就是辽阔的青海草原。这是由互助北山直走青海湖的一条捷径,想来这就是他们选择的西逃路线。”巴根介绍道。
“喇课、出水峡一带驻扎有多少官兵?”
“总兵大人,当地的驻军早已被乱民洗白。不过,甘军张成基部,西宁军邓增一部正在向喇课乱民发起进攻,想来他们会拖住对方。”
此刻,殷商已经不再是此前青涩的毛头小子,他深知有钱大家赚,功劳一起摊的妙处。因此,他决定安排军队在苏家堡修整几天,以便甘军、邓军多捞些战绩。
3月14日,甘军、邓军会攻上下五庄。刘四伏不敌官兵,不得不率众出水峡西逃,随行人员不下十万之众。对于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眼睛都红了的殷商当然不容错过。随后大军紧急开拔,离开苏家堡杀向水峡方向。
敌人势众,殷商所部又不是超人。因此,他们并没有和对方直接接触,而是保持压力尾随西去。
刘四伏率众出水峡口后,沿青新驼道直西而行,一路经过青海湖北岸入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殷商所部就象饿狼一样,不时从面前这帮肥羊的身上撕咬下一块块血肉。
在清廷西宁办事大臣奎顺的严令下,青新驼道沿线各蒙藏部落纷纷起兵,在格德格牙壑阻敌西进。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乱民,这些地方武装是一碰即溃,牛羊粮草什物等等几乎被劫掠一空。
相比刘四伏,趁乱下手的巴根等人则更是黑暗。他们根据此前收集的情报,把各旗族的首领以及大小豪强一家伙杀了个干干净净,彻底摧毁了清廷在此的统治根基。
相比尾随追击的殷商所部,已经攻下西纳川地区的甘军、邓军惮于茫茫戈壁,一直畏葸不前。直到严金清的马队赶到西纳川,并得知殷商所部已经沿青驼直道追击,他们才慢悠悠地驰马西进。
与之相反,途经群科滩时,刘四伏遇到前往投奔的驼毛茶根等两千多蒙藏牧民。旋即,原本损失较大的刘四伏所部不但势力大涨,而且他们在这些地头蛇的引导下,行进更加迅速,危险指数直线上升。
格德格之战后,刘四伏所部迅速跨过哈力盖河、大小伊克乌兰河和布哈河,终于赶在四月上旬通过海北草原,进入柴达木盆地。此时,除了殷商所部仍然坚持追击,其它各路人马都已经止步不前。正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方面亦失去了刘四伏与殷商所部的讯息。
刘四伏所部一路冲破青海王旗、柯柯贝勒旗、可鲁扎萨旗、可鲁沟贝子旗的拦截,并在可鲁沟(德令哈市)一带短暂修整两天。此时,刘部出发前近十万之众已经损失大半,平白为安西总兵殷大人增加了数万劳动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殷商意欲加强安西总兵府对海西地区的统治,他才没有试图歼灭对方,而是驱其西进,碾压传统势力。
离开可鲁沟之后,刘四伏并没有如殷商预想的那样,继续沿青新驼道西进,从当金山口道北出敦煌,而是折向西北进入党河上游的盐池湾。刘四伏所部是从伊克达坂翻越喀克图蒙克山,跨过大哈勒腾河上游,在从平达坂翻过党河南山,到达乌蓝窑洞和盐池湾的。
虽然伊克达坂道路途并不是太长,不过,由于中间要翻越宗务隆山、喀克图蒙克山、党河南山三座雪山,需要连续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先进。时值大雪封山,衣食俱缺的刘部减员相当严重。5月18日,当他们抵达盐池湾之际,所剩人员只有区区两万之数,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五千人。
如果不是巴根他们暗中伸手帮助,估计殷商至少还能够收容数千人员。
不过,对方对起点城的财产可不客气,象大道尔吉铬铁矿区,以及其它十数个分布在这里矿区都成了乱民的战利品,数千矿工加入了对方的队伍。其中绝大部分人员就是此前威震天从河湟劫来的顽固分子。这下他们终于龙归大海了。
不过,除了这批不安于现状之辈,超过三万矿工并不苟同他们的做法。虽然井下的活儿苦了一些,现在的生活可比作乱之前好多了。不但肉食管饱,每个月至少都还有五个大洋可拿。何必再去折腾事呢。
最后,刘四伏不得让他们呆在各处矿区,继续以前的工作。这可是三万多壮劳力,一旦反噬就不是自己能够承受的。毕竟手中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万人,枪械的损失更为严重,以一敌三很难保证胜算。
随后,闻讯起来的机器人卫队亦表示了自己的友谊。只要对方留下那数千矿工,起点城方面将会向他们提供一批粮食、衣物甚至枪弹。此外,对方无力西行的人员亦可以留下来修养。至于以后是加入各个矿区搞生产,还是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到时自己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