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建设甘省别看起点城比美国墨家工业园起步要早,其发展水平却远低于对方。无他,起点城民众的教育水平,以及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的数量远远落后于纽约方面,这已经成为起点发展的巨大瓶颈。
同一批生产线,同样的设计方案,同时起步的奔驰汽车公司,去年的产量却只有可怜的六万辆,连美国墨家汽车十分之一的销量还不到,真是丢脸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与实践。面对如此薄弱的工业基础,殷商只能干着急,不得不一再忍受威震天的嘲笑。
正因为这个原因,春节期间殷商就发了狠,新春第一要务就是筹建学校,从最基础的小学、扫盲班和夜校开始,一直到最高学府,把整个教育系统全部完善起来。
考虑到西北地区的人口本就不多,民众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殷商决定实施强制性义务教育政策。力求适龄人员最低也要掌握一千多个常用汉字,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为此,殷商特意安排威震天把七十岁高龄的容阂连同家人,一起提遛到起点城。受其影响,此前出国留学的精英们慢慢就开始向起点城聚集。五年之后,起点城与兰州就成为大清著名的教育中心。
前世,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十三大类。在此基础之上,起点城成立了二十六家高等院校,六十五家大专院校,一百三十家中专技校。至于不入流的专业培训学校、夜校等等,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一家伙成立这么多学校,是不是太过大~跃~进了?师资力量姑且先不谈,你有那么多学生吗?
殷商很快就向威震天证明,只要有学校,就不愁没学生。起点城两百多万人口,大不了把他们全回炉再造一遍。毕竟起点城市民的收入是与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挂钩的,殷商根本不用督促他们,每个招生点那是人潮如海,一个个都快挤破头了。
起点城一直都没有放松扫盲工作,除了新进人员,哪个不是掌握了上千汉字和基本的加减乘除法,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了这些基础,进一步深造也就成为可能。
至于师资力量,除了通过各种关系在各国招聘之外,殷商亦要求威震天把所有教室全部改装成具有同声翻译功能的电教室,并与一号别墅下面的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在教师没有到位之前,所有学校根据教程实行电子教学,并由机器人统一解答疑问,统一考核等等。嘿嘿,不要太先进哟。
除了教育工作,殷商亦在甘肃境内掀起轰轰烈烈的“绿我甘省”运动。除了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无数的草种亦撒向原本荒凉的大地。为了保证这些植物能够发芽扎根并存活下去,殷商参照后世以色列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模式,为其提供充足的水、肥。
小小的一个甘肃巡抚,就让自己砸出了两亿大洋,这真要是把整个国家都交到自己手中,那得赔进去多少银子?关键是不知效果如何,万一都打了水漂……想到这儿,殷商不由得一阵后怕。
其实相比教育、绿化而言,基础建设的开支更是庞大。如果真要做到殷商所说的村村通公路,没有上亿两银子那是想也甭想。要知道,陇东与陇西完全不同,光是桥梁工程就不下数百座,隧道工程同样不会少于此数。更何况基础建设可不仅仅是路桥建设这一项。
要想富,先修路,更何况国防的意义更为重大。在殷商的计划中,今年甘省境内至少要启动四条主干道工程。一是兰州——西宁——镜铁山,从而与起点城——盐湖城——那曲青藏干道相连;第二条干道是兰州——银川——南戈壁(包头)线,并与起南线交汇;第三条是陕的兰宝线;第四条是入川的兰广线。
为此,威震天一直拖到二月下旬才得以返回纽约。他与擎天柱一道,在起点城成立了一家专门制造大中型工程机械的天工集团。殷商的聒噪实在有些烦人,为了早日避开这个无耻的家伙,威震天整合了一部分超级科技。哪怕是放在百年之后,天工集团仍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公司。
为保密起见,殷商把天工集团安置在南侧山腹中。威震天与擎天柱他们在那条地下河的北侧开辟出一溜生产车间,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生产线。据悉,单单万吨水压机一种设备,就不下千台。
好在黄河上游的水力资源阶梯开发已经初见成效,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正陆续投入使用,每日都有海量的电力输往西固与起点城,大大缓解了两地日趋紧张的电力供应问题。充沛的动力是组织工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假以时日,甘省必将成为大清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
既然已经身为甘肃巡抚,那就要有巡抚的觉悟。既然全省都成了自己的地盘,殷商的眼界当然就不能继续局限于起点城一地。因此,让黄河天堑变通途就提上了日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