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哥,看来京师的水土很不错的嘛,您老越发精壮了。”
河湟事变之后,朝廷论功行赏,原提督西宁的总兵邓增顺势荣升陕西提督,取代已遭查办的雷正绾驻守固原。太后西狩时,邓增奉命率领军队前往蒲州迎接帝、后銮舆,随从护驾至长安,担任途中宿营警卫。次年,帝、后回銮京都,邓增奉命节制扈从各军队,有条不紊,途中受光绪帝亲书“虎”字赏赠。
不过,邓增并没有如董福祥那般成为帝后亲军,春节一过,即返回陕西。这不,还没回到固原驻地,所部刚至西安即被南柯拦了下来。南、邓二人那是革命友谊,并非普通的结义兄弟。此前若不是有邓增暗中相助,725事变也不会完美地达到南柯的预期。
“总督大人,陕西提督邓增有礼了。”尊卑有序,众目睽睽之下邓增倒头即拜。
“哎哎哎,我说大哥你这是干啥子,快起来,快起来。”南柯赶紧伸手搀扶大礼中的邓增。
“督台大人,你是我的直接上官,礼不可废。”
“胡扯什么呢,你是我大哥,按说我得拜你才是。”
“这……”
“你我兄弟相称,就不讲那些繁文虚礼。来来来,小弟府中已备薄酒,专为老哥你接风洗尘来着。”
看到南柯直奔帝后驻跸的清华园,邓增大为吃惊。“子强兄弟,这不是帝后在西安的寝宫吗?”
“呵呵,帝后他们不过是客人,我才是这个园子真正的主人。当初为了建造这个园子,我可是花费一百多万两银子。结果,我一天还都没住,就被太后与皇上征用了。”
眼下客人都已经滚蛋了,这主家当然要收回所有权。为了重新整饬清华园,许三多可花了不少心思与银子。要知道,那帮刮地皮者几乎把清华园中的摆设搬空。好在庚子之乱时南柯从京津搬了不少好东西,这座刚修建没两年的园子才再次焕发荣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邓增开始把此次京师之行的所见所闻告与南柯。
“子强,说起来还是兄弟你眼光高远啊。眼下朝廷已经实行新政开始励精图治了,新政的很多内容几乎就是你在西北搞地那套。”
“呵呵,朝廷可没有我那种魄力,他们所采取的新政措施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戊戌变法那一套。无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广度,比我在西北的动作差地远。”
庚子事变之后,已经把脸面丢到姥姥家的清政府,终于认识到不变无以图存的客观现实。随后,统治阶级开始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此时习惯称之为“新政”。
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仍处于水深火热的经济危机当中,他们根本没有精力与实力吞并清国。因此,列强决定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同时强烈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
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帝后两党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统治能力。《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释放来自民间的压力。
当然,庚子事变已经清醒地告诉清朝统治集团,顽固守旧是没有前途的,改革派终于占据上风。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颁发上谕,命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兴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
同年4月21日,又命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清朝中央政府推动“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随后,朝廷陆续颁布各种章程命令推行“新政”,直至今日仍没停歇,而且步子越迈越大。
“景廷大哥,我对朝廷推行的新政并不看好。说起来这不过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仓促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
“是啊,我也感觉朝廷的一些做法太过急进,甚至比戊戌变法的内容还要极端。国家大事哪能非此即彼,这不是开玩笑么。”
“日本国的明治维新那是花了二三十年,最终才取得成功。而且他们所面对的外部环境远比大清要轻松,至少不用时刻担心列强的侵袭。”
“是啊,眼下大清外临列强欺凌,内应民众日益激增的变革图强之压力,即使想一步一步来也不行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