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来把俄国看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为了加强在远东的地位,英国力图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利用日益强大的日本阻止俄国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面对共同的威胁,英日两国很快勾结起来,意图组建军事同盟。
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著名的《英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
至此,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自英日正式结盟之后,英国佬就象吃了盖中盖一样,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一口气能上五楼了。因此,底气十足的英国佬见沙俄加紧进行侵藏活动,多次向俄国提出质问。并警告对方:“俄若派兵西藏,英必效之”。俄国亦针锋相对,提出“如果该地方现状发生变乱,则俄国政府不能置之不理”。
于是,英俄两国为争夺大清西藏,大有剑拔弩张之势。但是,此时俄国的侵略矛头主要是指向大清的东北,且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拖住了它的手脚。英国趁此时机,利用1902年与日本缔结的反俄军事同盟,怂恿日本进攻俄国,自己则积极准备再次武装入侵西藏。
自从获悉英国佬武装入侵西藏的消息之后,颇感压力的南柯随即提高警报等级。西北三省全面进入备战状态,随时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侵略者。
南柯采取的第一步措施就是改善青藏高原以及未来可能爆发战争地区的交通状况。为此,威震天亦被他从美国召了回来,与擎天柱以及工程机器人一道,奋战在高原之上。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南柯紧急扩大铁道兵团与建设兵团的规模,调集近百万人参与这个国防交通建设项目。
七月中旬,在南柯强烈要求下,大赖不得不同意原本停滞的青藏线继续施工,由安多经那曲迅速向拉萨推进。与此同时,驻扎在雅鲁藏布江南迦巴瓦峰水电站附近的保安部队亦行动起来,一是扩建沿江公路,加强于拉萨方面的联系,二是经墨脱开辟南下之路,以期把雅鲁藏布江几字湾另一角控制在自己手中。
此外,在南柯调遣大量人员进驻雅鲁藏布江谷地之后,川藏线工程亦开始动工。如此,南柯就可以借助四川丰富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有威震天与擎天柱他们在,这种穿山打洞的活路倒不是太难。
非但如此,他们还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截留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上游的水源,进一步扩大南水北调西部工程的规模。这一地区降水充沛,南柯并不担心下游会出现断流情况。
至于四川方面会不会配合,南柯并不担心。要知道,原四川总督奎俊因为镇压四川义和团运动不力,已被朝廷去职。眼下署理四川总督的正是西北人民的老朋友岑春煊同志。他在任甘肃按察使期间,曾多次与南柯进行配合,在迎接帝后西狩的过程中,亦得到南柯的大力支持,想来不会忘恩负义。
关键是岑春煊本人颇具爱国之心,为人办事干练果断,又具有远见和胆识。想来他对英军侵略西藏的潜在目的应当很清楚,毕竟英军此举就是试图控制四川这个西南省份,进而逐步向东侵略。
事情正如南柯预料的那样,岑春煊征调数十万民众参与川藏线建设。非但如此,他还大力配合西北方面筹建西成线、盐城线、宝成线,并要求南柯一定要把包安铁路延伸到川东重庆。
相比山峦纵横河道密布的东线而言,西线国防道路的建设项目看上去好象要容易一些。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被这种表象所迷惑了。这条线路沿途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十多座雪山大阪,翻越昆仑山、冈底斯山,沿喜马拉雅山北麓南下,穿越茫茫西部荒原,全线多为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常常是数百公里不见人烟。
不过,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这条路已经不能再拖了。好在此前南柯就比较重视这条线路,兰新南线与兰青新线一直延伸到西部的明铁盖达坂,并通过这里控制克里克达坂和红其拉甫达坂。
此前,明铁盖亦是马成林在西域的大本营,他可没少通过这里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坦做生意。
自南柯掌控西北之后,他就在明铁盖达坂驻扎了三千余西北军。不过,自从英军侵藏之后,此地的驻军迅速增至两万余人,整整一个师的编制。与此同时,西北方面在喀什噶尔的驻军亦增加至两个整编师,小五万人的规模。
为防止老毛子趁火打劫,西北方面亦增加北疆地区的兵力部署。如此一来,除了伊犁将军马亮的部队,南柯亦在石河子~哈密一线部署了两个整编师。
当新藏国防道路推进至阿里地区之后,两万余西北军随即进驻噶尔、札达与普兰等地,背靠狮泉河保卫西部边疆。为保证此地的物资供应,噶尔至安多的公路项目亦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在南柯的指使下,一直活跃在南部非洲的EO雇佣兵团再次掀起了反英浪~潮。张效名率领雇佣军与布尔人一道开始对英国侵略军展开全面反击。无他,就是要把英国鬼子拖在南部非洲,免得他们前来骚扰宁静的青藏高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