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国门,必须的!”
对于南柯的决断,大赖深表赞同。从收集到信息来看,西北军绝对是条粗大腿。既然已经把他们放入高原,那就趁机抱紧吧。看南柯的那架式,说不得自己有机会一统佛国,成为所有佛教徒之王。
不过,有泰却对接下来的战局并没有多少信心。在他看来,人家英国那是纵横世界几百年的超级强国,你一个小小的西北地方政府想与他们抗衡,那不是找虐么。别看荣赫鹏现在被逼地龟缩江孜,说不定哪天就会王八翻身,再次牛13起来。
当天晚上,有泰奋笔疾书把南柯与大赖的“宏图大略”,以及西藏地区可能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上呈朝堂诸公,试图通过朝廷阻止南柯以及西北军的不当行为。当然,他也不会忘记阐述自己披肝沥胆的辛苦以及对大清王朝的无限忠诚。至于事实如何,只有天知道。
当然,有泰的选择比较符合清廷当前的潮流,否则他也不敢轻捋南柯这位封疆大吏的虎须,暗中扯后腿。毕竟对方开进拉萨附近的西北军已经不下四万人,如果再加上此前抵达阿克赛钦和察隅、达旺等地的部队,其数量绝对超过陕甘新三省新军正规编制的几倍。
很明显,南柯现在就是一超级军阀,真要惹恼了他,说不定会把自己的小命填进去。
好在朝廷诸公厉行改革,各地新政正搞地如火如荼,高原之战扩大化并不符合当前的政治需要。因此,有泰并不担心南柯反应过度,毕竟自己是站在“有理”的一方,考虑的是大清全局问题。再者,英国是世界头号列强,小心一点、考虑周详一些总无过错。
有泰并不清楚,对于那些洋人而言,大清朝廷就是一不设防的会议室。别说旁听了,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都可以参与进去。象他上呈的这个折子,对方随便动点心思,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抄件。如此,不管什么等级的机密情报都会很随意地被某些人泄漏出去。至于代价,无非就是些银子罢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骑信使飞速冲出驻藏大臣的府衙,沿着青藏公路向京师奔去。为保密起见,有泰没敢玩儿电报,他让自己的包衣奴才关山岳亲自传递这份奏折。虽然青藏铁路已经通车,在兰州换辆车就可以转道郑州北上京师。不过,小心谨慎的关山岳并没有寻此捷径,他是骑着马儿奔帝都。
正因为这个原因,有泰虽然泄漏了南柯的作战计划,对整个高原之战的影响却并不是很大。在关山岳抵达京师之前,五万从印度增援而来的英军和仆从军已经抵达亚东,随后就在麦克唐纳的率领下,穿过年楚河河谷,越过康马镇,急急向江孜赶去。
虽然丹尼尔之前的求援部队都已经被反抗军斩杀,不过,英国驻印军还是通过活跃在西藏地区的日本间谍和尚河口慧海那条线,得知荣赫鹏所部已经是穷途末路,时刻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丹尼尔还没有赶到帕里,这批增援部队就已经越过中印边境。
看来英国的当权者还真是有远见,这英日军事同盟才建立没多久,对方的谍报系统就开始为他们提供服务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可心帮助南柯节省一部分钓鱼的时间。
虽然麦克唐纳叫嚣着打进拉萨城,杀光那些可恶的黄皮猴子。实际上这个家伙的行军一直都是非常谨慎。否则,此前他也不会与荣赫鹏分道扬镳,自己回缩亚东。哪怕两个月前荣赫鹏拿下江孜,他的部队也只是随之前进到帕里地区,连嘎拉的边都没有摸到过。
小心无大错,眼下从英军驻地到印度境内的道路一直都保持畅通。虽然反抗军曾经多次袭击其补给线,收获一直都是了了。为此,反抗军却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最后不得不放弃继续在此游击作战的原定计划。
在得知反抗军惯于发动千余人规模的袭扰战之后,麦克唐纳的部队在行进途中一直收缩地非常紧凑,根本不给对方机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反抗军虽然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式,却并没有对对方造成根本性的杀伤。不过,随着英军的战线越拉越长,以及反抗军对迫击炮的使用越来越熟练,英军的防御漏洞终于多了起来,伤亡人数随即直线飙升。
与此同时,反抗军亦凭借熟悉的地形对英军节节阻击,在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同时,尽可能地迟滞对方的推进速度。无他,既然英国鬼子已经上钩,荣赫鹏这个鱼饵就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因此,赶在麦克唐纳抵达江孜之前消灭荣赫鹏这股突前英军就提上了日程。
此时,曲水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中,重型装备暂时无法通过这里运抵雅鲁藏布江南岸。为解决这个问题,南柯不得不飞回起点城,与徐彥僖他们一道开发登陆艇。好在那东东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玩意,技术要求无非是平衡性能要好,吃水要浅,前后船舱采用开放式。
这个时候就看出强计划的优势,短短一个礼拜时间,起点城船舶实验室就制造出十艘试验型高速登陆艇。毕竟是经过徐彥僖这位高级机器人科学模拟,想来这些登陆艇理论上应当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随后在石油湖的试航过程中亦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毕竟这石油湖只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人工湖,至于这些登陆艇的抗风浪性能,那就有待雅鲁藏布江去检验喽。其实南柯并不是很在意这些试验艇的性能有多么优良,在他看来能用就行。因为用不了多久曲水大桥就会通车,到那时这些玩意最大的作用就是为接下来的研究积累一些实验数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