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成员们一听说要下悬崖,一个个面露难色。
这倒不是他们偷懒懈怠,而是眼前的这个悬崖,目测差不多有三百米深,这样的高度,对于他们这样徒步行走了十多天的人来说,体力上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更何况,现在临近傍晚,在岩塬上走了一天,脚板早已肿涨不堪了。这样的视线条件,貌然在崖壁上攀爬,难保不出什么意外。
这些人都是出来求财而已,范不着冒着生命危险干活。
贝格曼瞟了众人一眼,看他们一个个蔫头耸脑的,全无精神,自然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
“看你们那衰样,我又不是说现在,”贝格曼狡笑一声,“就地扎营,明天早上再下去。”
众人唉叹几声,然后东倒西歪地席地一坐,一天的行程,终于结束了。队伍员掏出背包里的食品,开始饕餮大吃。
探险队的生活,自然十分艰苦。这次又属于隐密行动,队伍的宿营地,是不可以搭建任何显眼的帐篷的。队员们只能和衣躺在乱石堆里睡觉,还要用石头在身边垒出一些伪装,防止被天上的卫星侦察到。
地盾的夜晚,有一种莫名的寒冷。虽是夏季,但岩石的温度在夜晚却散发得非常快,临近午夜时,地表传来的阵阵寒意,让队员们经常被冻醒。十多天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断断续续地野外睡眠。
不过,今晚不同于其它夜晚。贝格曼明显感觉到,这悬崖边上的岩石,似乎比其它地方更冷。他蜷了蜷身体,努力让自己进入睡眠。
............
黎明的曙光从东方升起,但太阳却并没有升起。
天气似乎并不怎么好。
贝格曼被队员叫醒。副手已经将攀岩所需的锚点都固定好了,大家用带身携带的高纤维线,连接成三卷绳子,抛下了悬崖。那些高纤维线虽然只有几毫米粗细,却完全能够承载几百人的体重。
贝格曼简单收拾了一下,嚼着口香糖,向众人挥挥手,带头攀下崖壁。
三百米的悬崖,虽然是索降,但整个过程也是险象环生。岩壁上掉落的碎石块,不时砸在队员身上。越接近悬崖下部,强大的重力势能会让滚落的碎石更加致命。
贝格曼一边缓降,一边仔细观察着崖壁。传闻中“侏?盆湖”的四周山体,有着密密麻麻的恐龙化石。可眼前的一切,怎么也不像传闻中的那样啊,岩壁的表面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特别。
一直下到崖底,贝格曼心情越发沉闷。
崖底的地表,仍然乱石纵横,并没有任何水流干涸的痕迹。先前在悬崖上看到的那些黑色岩石,其实只是一些斑驳的黑色苔藓。
队伍又花了两小时,对悬崖底部的山体进行了长达几公里的考察。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化石的痕迹。
他用望远镜环顾了一圈,那些黑色的山壁,差不多有几十公里,想要全部察看完,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贝格曼眉头紧锁,表情很是不悦。
他正愁眉不展时。站远处一块岩石上的副手,突然向他招手,示意他过去。从手语来看,副手似乎发现了什么东西。
贝格曼来到副手处,“头儿,我发现了一些东西,好像是有人留下来的。”副手指着岩石下的一片空地说道。
那片空地的面积大概有两百多平方,地面上全是细碎的砂石。不过,那些石子儿里,似乎埋着半截东西。副手用工兵铲小心冀冀地将那个东西挖了出来,竟然是一根塑料棍。那根塑料棍的一头已经磨损严重,而另一头,貌似有一个手柄。
贝格曼拿起塑料棍,仔细地观察起来。看了一会儿,他突然两眼放光,兴奋得叫了起来。“天啦,哈哈,这竟然是一根登山杖。”只见手柄的下方,隐约有几个十分模糊的字母,其中一个字母,贝格曼依稀能够辨认出来。
那是一个R文字母。
贝格曼突然大声招呼起来,让队员们都过来这边。
“派几个人,把这片砂石地挖一遍,看能不能找到其它东西。”他命令道。
副手带了七个人,用工兵铲开始挖掘起来。
几分钟后,陆续有人挖出了东西。有塑料片,细铁丝,残破的军用水壶,篷布碎片,干瘪罐头盒,很多零碎的东西。
看到这些东西,贝格曼两眼放光。很显然,这里曾是一个临时营地。营地的生活垃圾,被埋在了这片砂石下。
“哈哈,真是上帝保佑,”贝格曼笑道,“这些一定是一百多年前的老物件,这里就是R国科考队的宿营地。”“他们在这里扎营,说明这里离当年考察的地方不远了。”
“至少,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谢天谢地。”他又说道。
“大家分头轻装侦察,看能否找到其它营地的痕迹。”副手也兴奋了,安排手下开始分散侦察。眼前的营地,大概只够二十多人宿营,而传闻中那支科考队有六七十人。应该还有其它营地。
副手的猜测没错,十五分钟后,队员们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又找到了两个营地痕迹。
确定了R国科考队的营地,贝格曼更加兴奋了。如果这里不是“侏?盆湖”,那么只要继续搜索科考队的其它宿营地,这样顺藤摸瓜,就一定能找到那里。
贝格曼抹了一把脸,大声说道:“我感觉,这里只是科考队的其中一个营地,如果这里是他们从悬崖底部开始的第一个营地,那么,肯定还会有第二个营地,或者第三个......只要沿他们的痕迹,就一定能到达‘侏?盆湖’的准确地点。”
“可是,这盆地这么大,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一个队员问道。的确,这是个难题。
如此大的范围,要想确定科考队当年的行进方向,显然并非易事。
不过,贝格曼却微微一笑,用手指了指前方:“那边,靠近盆地中心的方向。”
他的笃定,让队员们一头雾水。领队如何判断科考队是朝着中心的方向前进的?
贝格曼并不解释,他立刻收起了笑容,朝盆地的中心方向走去。
只有副手心领神会。刚才沿着崖底的边缘搜索了几公里,都没有发现任何痕迹,可以判断,当年的科考队肯定不是沿着山崖行进的。既然如此,盆地中心的方向应该更为正确。
............
三小时后,他们找到了第二个营地痕迹。四小时后,又找到了第三个营地。
随着队伍向盆地中心前进,副手越来越感觉到了一些奇怪。
长达二十公里的路线里,他明显感觉到了,这是一段平缓的下坡路。也就是说,越往盆地中心,地势就越低。并且,他在沿途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些亮晶晶的杂质。那些杂质非常细小,像玻璃的材质,甚至有一些杂质,竟然是一种细如砂粒的玻璃球。
贝格曼显然也发现了这些怪异。
从第三个营地离开后,他一路都有留意地面上的那些岩石。
临近傍晚的时刻,他们抵达了第四个营地。
那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平坦区域,营地的周边,明显有很多人工挖掘过的洞,那些洞呈阵列形排布,显然是搭建大型帐篷用的。
贝格曼命令队员就地休息。然后用望远镜开始环视四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