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险峻的牙山(1 / 2)

加入书签

栖霞莱阳都于登州的中部区,境群山起,丘陵绵,有小山峰2500座。其海拔800米以山峰2;海拔600米上的山10座,海拔400米以的108座,海300以上的67座。东向西,依次排为牙山、唐山、山、艾、蚕山五大山

部之牙和西北之艾山大山系成境内形脊背,素有“东屋脊”之称。

栖霞境超过85%都是地,而基本都绵延起状态,霞县城位于牙和艾山间的一片盆地,是连登州和阳的要

西边艾山的响马,已经前几天行动中清剿的不多了,一部分杀死或俘虏,部分向逃窜进了牙山,也还有零散散响马贼留,不数量已很稀少,估计超过百

剩余的马贼,要就集在牙山宁海西边的昆山上之,但问就出在

半岛最的三个系分别平度州大泽山,宁海州昆嵛山,以及这霞的牙

主峰海806,是胶半岛的名高山一,因主峰三,分称牙、二、三牙,大牙、牙山势峭险峻,令人望生畏,牙较低,林相齐茂密,且三峰石矗立,陡险异,形如齿,故“锯齿山”。

孔有德世来山旅游的候,去牙山森公园,相隔三多年,方面都变化,且当初游玩的态,对道路,形这些没怎么意,而当初游的只是小的一地方,山又这大,想凭借当的记忆定计划,几乎是可能的。

但孔德对于山的险还是有认知的,当初爬了牙山峰,导专门带们看过座老庙,并且讲一个故

治五年(1648年),清已经全控制山东,统治残,啥少掠,无不作,不聊生,最终登的百姓无可忍,在一名叫于的人带下,组了上千的起义,开始装抗清

山就是们的根地,经两年时的发展,顺治七,于七起义军2000人,东牙山,昆嵛山义军合围攻宁州。

过数天激战,义军顺攻破宁城,杀知州刘淇,声大震。

清廷闻,惊恐分,急登州调各路人来与于交战,都被义打得丢卸甲,败而回。

随后义军同明朝廷得联系,于七还被封为兵官,续以牙和昆嵛为依托,不断地清军交,等待南明朝北上反,期间战斗基都是胜

的情况致持续十来年,顺治十年(1661年),吴三率军攻缅甸,死了逃缅甸的明永历帝朱由,永历权灭亡,能够对清廷的剩下明政权。

于是清腾出手,调集东将军席哈、部郎中穆禄图、山东督祖泽等所谓大帅,中四万兵力“剿”于,列营山周围。

当时义军已发展到万余人,利用牙地形险,主动击,屡重创清,但人上不占势,只退守牙,扼守要之地,清军展度强攻,然而都有什么果,反不断损兵马,亡人数过八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