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急性肠胃炎生着病,隐居也要抱病码上一章,以飨热情关注我作品的所有读者书友!)
赵一策马狂奔,乘乱攻陷齐国故地许城,直奔洛阳秦军大营而去。
在那里,马裨将所率的一万兵马,已经开出城门,诸军正井然有序的布阵,随时听命调遣。
自以五千少量兵马吸引敌人主力重围之后,赵一暗中抽调空荥阳城中秦军兵力,城内城外两座大营只留下少得可怜的七千兵马,由王裨将坐镇统领。赵一和他剩下的两千残卒,加上从侧后摸过来,反包围贼军的八万多兵力,赵一此时在战场的总兵力,已经有九万之众。
这九万的兵马中,其中近两万布署于雍丘以东一百里一线,继续由三川兵旧将统领,为赵一防御侧面威胁。
另有三万之众,布署于河、雒、伊三川等诸要地,作为阻截贼兵退路之军。
此外,乘乱加入赵一和他两千残卒的秦国兵马,约有两万之众,其中一万由已经擢升为偏将的刘庆统领,以**的腰斩七军之法(赵一所授),携带有限干粮,轻装快速突进,由北而南将二十余万贼军拦腰断为五部分。
剩余两万部队,则由三川兵老将吴锡带领,集中一点从外围向贼军合围圈的核心中央一点集中进攻。
赵一所部也没闲着,离开战场时,赵一交代临时副将,一名斩首百余众的中尉,带着所部从包围圈内部向洛阳方向突围,届时会获得洛阳方向马裨将一万兵马的有效支援。
而留守雍丘的兵马,则是六七百人的火头军,赵一之所以留他们在雍丘城,一来是为保护他们的生命着想,毕竟他们没什么战力,在战场上有他们的跟进反而不见得不是个累赘。二来,他们是火头军,可却也是秦兵,站在雍丘城的城楼边上也是威风凛凛的,让城下三十里外的贼兵见了,都先入为主的认为雍丘城里还有一定量的秦兵,不是空城,秦人没有放弃雍丘城。
此时战场的胜利天平,已经奇迹般的发生了倾斜的变化。抵达洛阳后的赵一,急忙调集了马裨将所部八千人,其中有四千人都是追随赵一征战过的原河内郡郡兵精锐,剩余多则是新整编的三川兵正规军。
八千人的兵力,放眼三川郡风云战场也是一支不小的威慑力量,这对于零乱排列分布现在在各部秦军密切配合下已经处于一团混乱之鱼的贼军来说,绝对是一支意想不到的可怕存在。
马裨将身后,八千视死如归的秦国儿郎大呼着“风,大风”,用锋利的兵器敲打着手中的盾牌,整齐地向雍丘方向推进。赵一亦亲率两千骑兵,弃了重甲和辎重,绕过贼军左侧的防御阵营,向着东边扬鞭而去。
午后时分,赵一的骑兵,进抵了南阳郡宛城,根据细作的情报显示,这里是起义军的粮草辎重存放地。
此时,宛城内外的三千名守军,闻知赵一抵达,仓促而战。
赵一挥舞着铜矛,左挑右刺,一连斩杀数十名贼兵后,在宛城城外敌军中撕开了一道缺口,敢在城门吊桥拉起前纵马而入,进入城内。
城门口聚集的百十名守军看到秦将杀入,纷纷喊叫着朝赵一冲来。
赵一急掷手中铜矛,铜矛贯穿了城楼上准备放冷箭的一员贼将。那名贼将倒地后,城楼上贼兵扔下弓箭慌乱逃散。
不用再担心身后暗箭算计的赵一跳下战马,拔出青铜佩剑,比起那十七般兵器武艺,赵一最擅长剑术,前世的他是Z国特种兵第一剑术高手。
一道人影闪过,众贼兵还没看清眼前人模样,“哧哧”连续的脖颈被割断的响声发了出来。赵一剑下倒了十七八名守卫。
其余守卫见赵一三招两式毫不费力就解决掉了自己好多同伴,一时心生恐惧,纷纷向后退走。
特种兵从来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穿越重生后的赵一亦是狠下杀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