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大秦乱世初起两年,大半个秦土天下局势纷乱,战火不断,陈胜王兵力被“锐秦”大元帅赵一大大削弱后,实力大不如前。
陈胜王的诸侯联军盟主地位岌岌可危,起义军各路诸侯皆已是难听从号令,各自为战,复辟六国旧都,各自为战。
北方边境,匈奴人见得中原汉人兵戈又起,再度集结大军连连进犯。此时锐秦国力空虚,兵员紧缺,偌大北方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只余得旧秦北方军团的杨翁子老将一部苦苦经营。
不过杨翁子可没辜负赵一统帅和监国公主嬴禹真的厚望,他以不逊色于苏角的过人武勇,大胆用奇兵,杀得匈奴人那是怎一个丢盔弃甲了得。
匈奴人继续发扬他们老祖宗的不死小强精神,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重兵重来,群蚁逐象。
时日一长,秦军兵力捉襟见肘的劣势就一显无遗了。
杨翁子手里头只有勉强拿得出手的四万秦兵,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戍边超过三十年的五六十岁的老年兵。
他们分驻在秦皇地宫嬴政在北方边土修筑的长城的重要关隘处。
因为王离、苏角相继带兵南下,北方军团的守备变得十分空虚,漫长不见底的长城防线上,常常百十里烽火台城墙上不见一个秦国守兵。
匈奴骑步乘虚而入,可以轻而易举就将战火延伸到中原或咸阳。
现居代郡郡治代城负责城防守备的黔布可是伤脑筋得很,如果这块鬼地方是中原故土的话,那么喜欢寻欢作乐的他便有机会一亲绝色美女的芳泽,但是这块地方荒凉而不见人烟,起义军各诸侯都懒得进犯此地了。
此地莫说是秀色可餐的女人,就连长得白秀的母猪都稀有的难以寻觅。
因而黔布和他原有的六百弟兄日日夜夜都寂寞得很哩。
因为黔布为人粗线条般放荡不羁,故他治军不严。他手下常常作奸犯科,坏事做绝,还多次被代城秦国官吏逮了个正着。
这次在代城郡守府升堂公审的对象是黔布手下的一个最要好的小兄弟讼汕穆,他被秦国百姓曝出了经典的降卒“强奸门”事件。后来有“锐秦”史官记载,这日的庭审是有史以来公审降卒职务犯罪的首例庭审案例。
应郡守大人的热情邀请,秦军游击将军黔布也参与了这次公审。
公堂之上,一众衙役威武站立两侧,原告百姓坐在舒服的软绵躺椅上。而被告小兵头讼汕穆屈辱地双膝跪着,不敢抬头看任何人。
按照锐秦大元帅赵一的命令,秦国百姓无论贵贱,一律平等,必须尊奉为上座宾客。
而对待任何胆敢违犯锐秦律法的狂妄之徒,有多不客气就不用跟他客气了。
因而,有句话在秦国军民中流传甚广,好评如海。
此为“赵总推法制,老秦治世安定人心稳”。
因而对于这次庭审的要案——秦国降兵讼汕穆“强奸门”事件,代郡郡守马大人可是格外的重视的。
秦国当兵的人拿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当回事,这成何体统?
如果不严惩这名侵犯良家妇女人格尊严和生命健康权的降兵,赵一君上口中的“军民一家人”的大梦想如何实现得了。
哪个官员玩忽职守,妨碍赵一大大的“中国梦”,丢的恐怕不止乌纱帽了,严重的还把你扔到前线充军,逼你和敌人拼战刀呢。
郡守开始审案了,只见他拿审案专用的木板在桌子上狠狠地一击打。
“啪啪”之声响彻公堂内外,郡守大人头顶上悬挂着的“清廉执政”金字牌匾自豪地把自己呈现在众人眼中。
“安静!”
“威武——威武!”
衙役们接二连三地应和着郡守大人升堂公审的工作讯息。
郡守府外车水马卡龙,起码万把人挤进狭小的巷道围观。
这一声讯号发出。
上万号男女百姓果真听话地停止了喧哗吵闹。
“原告何人,因何事起诉被告?”
公堂上剩下了郡守大人的威严声音。
原告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公诸于世。
“被告讼汕穆,你可知罪?”
郡守大人一声怒喝,吓得讼汕穆浑身发抖,“我老秦人优待尔等降卒,汝却恩将仇报,侵犯我大秦国的良家妇女,敢问‘天理何在’!”
“天理何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