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日出东方,红日照亮了大地,一队千人的虎贲,正在向门头沟县赶去~~~~~
中秋的天气,寒意已经深重,清晨的草木上染上了一层白霜,大军开始起床洗漱,伙兵们亦开始做饭~~~~
一座明黄色的帅帐内,内监小德子、王承恩正伺候着崇祯洗漱~~~~
“报~~~~~”一名小个子的传令兵的声音在大帐外响起。
崇祯对着王承恩点了一下头~~~~
”卑职叩见皇上,禀报皇上,东江镇千余虎贲已经到达军营之外。“传令兵单膝跪在地上说道。
”派中军验明正身,打开中门迎接,全军宰猪十头,庆贺东江虎贲到来,通知太平钱庄,吃过早饭,就将东江虎贲历年积欠付清,文艺队说书先生演说《三国演义》,训练队开始对东江虎贲进行军训,今天将东江虎贲编好小旗,选派好后备指导员,大军明日开拔。“崇祯快速的吩咐道。
~~~~~~~~
军营大开中门,文艺队十几个小姑娘、小伙子分成两列站在中门两侧,各个喜气洋洋,手里拿着几块竹板,抑扬顿挫的唱道~~~~
竹板这麽一打啊,
别的咱不夸,
东江兄弟战建奴,
一腔热血杀敌寒,
八年风霜战袍红,
忠义热血满乾坤、满乾坤,
~~~~~~~~
竹板这麽一打啊,
别的咱不夸,
毛帅领导东江镇,
东江兄弟猛如虎,
神机妙算料敌先,
建奴人头滚滚落、滚滚落,
~~~~~~~~~
一群穿的破破烂烂、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江镇官兵走到了军营中门,感受着中门欢天喜地的氛围,听着文艺队战士颂扬大帅和自己的唱语,一千一百名东江战士,一个个眼圈红红的,钢铁般的汉子,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簌簌而下~~~~
东江镇官兵,喝着香喷喷的大米粥,手里拿着白白的大馒头,嘴里塞满了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无比喜悦、满足的表情下,眼角的泪水,却止不住的滑落~~~~
”王大山,积欠钱粮合计十六两八钱四分,今日一次性付清,旁边就是公平秤,请当面点清~~~“太平钱庄的工作人员大声的喊道。
王大山手里颤颤巍巍的拿着已经拖欠了自己近一年的十六两八钱四分白银,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公平秤之上,当看到稍稍扬起的撑杆,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如江河决堤的情绪,俯在地上大哭起来,嘴里高呼着:“卑职王大山叩谢皇上圣恩,皇上的大恩大德,卑职没齿难忘,定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以报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哭喊声汇聚成一片嘹亮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二年八月十八日,两万多大军,饱餐过后,迎着初升的红日,向着香山而去,大军士气高昂,嘴里高唱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皇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皇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皇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皇上亲军个个要牢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