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大亮的时候,两个一夜没睡,困得脑壳发疼,身心疲累的,继续焦急寻找着他们丢失的驯鹿的山民,骑着驯鹿,来到了附近一处名叫“野狐岭”的地方。
“野狐岭”这片山头,既然名叫“野狐岭”,那就当然是以狐狸多、兔子多而得名,而这种地方,驯鹿,一般不会来的。
是不是又有人要问为什么驯鹿不会来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啊?
呵呵,好,伟大而又善于编造的我,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当然,如果有读者知道原因,可以略过下面的部分不看。
谢谢。
好,正式解释开始,
首先,兔子喜欢干什么?
答曰:打洞;
然后,那么,兔子多了会怎么样?
答曰:打很多的洞;
很好,那么,兔子不喜欢干什么?
答曰:兔子不吃窝边草;
嗯,太好了!
那么,很多的兔子打了很多的洞,兔子还不喜欢吃窝边草,那么,这么多的洞就成为了什么?
答曰:成为了无数个难以察觉的陷阱!
呵呵,没错儿!就是这样,这就是驯鹿不来这里的原因。
但是,我猜啊,讲到这里,肯定又有读者在骂我了,
“切~,不就是些脚掌大小的兔子洞么?有什么了不起?驯鹿还能因为这个就不来这儿啦?老红头儿你可真能扯!”
呵呵呵呵呵???,
答曰:驯鹿们还就真不敢来这儿了!
您可千万不要认为这些小小的兔子洞没什么。驯鹿的体重都是很大的,它们如果常来这里晃悠,一个不小心,踩到了这些星罗棋布的兔子洞,就很有可能会被这些兔子洞卡住蹄子,或者崴到脚踝,而对于动物来说,受伤,常常就意味着送命!
一头受了伤,失去了行动能力的驯鹿,别说是灰狼,就是只狐狸,也能轻易要了它的命!因此,并不笨的驯鹿,都不来这儿。
好,解释完了驯鹿不来这儿的原因,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回到两个山民。
胖瘦两个山民,见已经追到了驯鹿不太可能会来的“野狐岭”,不免觉得有些失望,看来啊,他们的寻找的方向很可能早就出错了。
想到这里,两个山民,互相苦笑了一下,灰着脸,就准备往回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瘦一点的山民忽然听到一阵异样的“嗡嗡”声。
“嗯?这声音怎么这么像蚊子?”
听到了“嗡嗡”声的瘦山民心里纳闷儿起来,这“嗡嗡”声真的实在是太像蚊子了!但是,自己现在可是在十冬腊月的大雪地里啊?怎么可能会有蚊子?
瘦山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产生了幻听。于是,他看向胖山民,想问一问身边的这个胖子是不是也听到了这怪异的声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