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有仁和二弟凌有义,在农业社的时候靠打土块挣工分,有的是土工的基础,现在虽然农业社散了,但也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们靠打土块养家糊口。两人配合默契,一个用铁锹铲土入模子(模具,长方形,一头开口,可关可合),另一个拿着杵子站在母子边上打,配合的越紧凑,速度也越快。后来他们只有自家用土块的时候才把工具拿出来,用多少,打多少。凌有仁这次要修房子,哥俩这本事就又合作在一起了。
修房子的准备工作凌有仁一点一点的凑齐了,他想在六七月麦忙之前把几间房子修好,麦子熟了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了。
没有请什么风水大师,也没有找专业的泥瓦匠,凌家几兄弟就靠平时闲下来的时间,帮着大哥凌有仁一起修房子。
房子动工之后,除了远一点的亲戚,在镇上的亲朋好友都会过来帮把手,妯娌之间每天轮换着给干活的人做饭,兄弟之间,各显本事,和泥、砌墙、抹腻子,连他们自己在休息的时候都把自己佩服的不行,都自嘲式的笑自己是个全能选手。
老房子拆掉以后,在院子里搭一个简易的棚子,就是工期期间的临时住所,一大家子都来帮忙,分工明确。人多力量大,几间房子的活,没多久的功夫,房子修的差不多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梁封顶了。
凌风最喜欢家里人多热闹的氛围了,大人们干活修真房子,他就在旁边用泥巴自己盖假房子玩,玩得不亦乐乎。
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房子的大概已经起来了,马上就该上梁封顶了。上梁是修新房中最具礼仪的环节,礼仪越周到,房屋越坚固、家庭越和睦、子孙能满堂。家里没有崭新的红被面,凌有仁把唯一一床红色被面的被子拆了,棉花搭在院子里晒着,被面等着上梁的时候挂红,再穷,该有的讲究还是要有,凌有仁虽然对这些事情没有热衷到面面俱到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大日子,大人们都很重视,也很谨慎,日子也是早早就请人看过的吉日,时辰也是良辰。
两间房,因为大梁不够,原则上需要两根大梁,最后凌有仁决定用一根半就行了,这样导致最终盖起来的一个房子大,一个房子小,够用了,绝对够用了,凌有仁还是非常的乐观。上大梁的前一天,凌有仁家异常忙碌。厨房里,婶婶们、妈妈们都忙着准备师傅们和前来搭手人的饭菜,滚菜必不可少,粉条、豆腐、胡萝卜、洋芋等等,适合人多的大场面,出锅的速度赶得上吃饭的速度。这场面绝对不亚于逢年过节的氛围。
凌有信在弟兄五人当中书念的稍微多点,见识也多,拿着老黄历选了个中午的吉时,全家人都高兴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