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保见他未净手便要去拿那剂子,当下便抄起擀面杖敲了敲他已经伸出去的爪子,喝道:“去洗手!”
被杨宗保嫌弃的扬子笑着摸了摸被打的地方,乐呵呵的去洗手去了.
洗过手后,扬子被杨宗保安排去揉面团了,没办法,虽然跟随杨伯练了一段时间的武功,但对于这种卖力气的活,杨宗保还是死活喜欢不来.
“七郎啊!咱这到底是做的什么啊?”揉了好几个面团后,扬子忍不住问道.
杨宗保瞥了他一眼,继续搓着手上的面团,一边填着馅料一边答道:“月饼啊!你没见过?”
杨宗保只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但到底是唐朝什么时候,他就不知道了,这次会把这东西翻出来,也是因为想要当作新式点心卖出去.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明·沈榜的《宛署杂记》曾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而《酌中志》也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杨宗保以为扬子不知月饼,是因为名字不一,想他一个大少爷,肯定也不可能见到未烘烤之前的月饼,是以也没想到,这东西要唐僖宗时才会出现.
算算日子,也没几天就到中秋了,对于钻到钱眼里去的杨宗保来说,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大好机会.
对于月饼的做法,杨宗保其实知道得不多,因为长年生活在京都,对于月饼的样式,他最了解的,还是要数京式月饼,对于后世流行的冰皮月饼,他反而是个门外汉.
但即便是这样,利用馅料的丰富,他仍然弄出了五色月饼,除了常见的豆沙馅,还有枣泥馅的、五仁馅的、以及当季的桂花月饼.
最稀奇的是,杨宗保把前些时候王婶送来的野山梅、野蓝莓做成了果酱,准备做非传统的果酱月饼.因为传统月饼的馅料都是固定的,而果酱月饼却不是这样.
果酱月饼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馅料主要是以果蔬为主,馅心滑软,风味各异,可用作馅料的水果有哈密瓜、凤梨、荔枝、草莓、冬瓜、芋头、乌梅、橙等,又配以果汁或果酱,因此更具清新爽甜的风味.
比起其它四种来说,味道自然是更胜一筹的,但缺点是造价太高,只这么一个单是成本,便要四文钱,再加上手工钱什么的,怎么也要卖上六文钱一个.
杨宗保早就算好了,五色月饼一套定价是十二文钱,取的便是月月发财之意.而单卖的话,除了果酱的卖六文一个,其余的都是三文钱一个.
杨宗保算盘打得倒是好,可惜,忘了防备这世上的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