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华阴
“哎哟……”杨林缓缓睁开双睛,还感觉到头痛欲裂,四肢无力,死了吗?浑浑噩噩之间,头一歪又昏睡了过去……恍恍惚惚只感觉有人在和自己说话。当杨林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然睡在一张木床之上,旁边有一老者正在床边向他观望,只见老者满脸皱纹,装束甚是古怪,头上一个小发髻用布条扎着,身着素色的粗布麻衣。此时老者也看到悠悠醒来的杨林,忙靠着床边,凑近杨林问道
“公子,你醒了”
“公子?”他在喊我吗?杨林翻过身,勉强坐立起来,只是稍微动弹都感觉全身疼痛,顿时头上冒起一阵冷汗,对老者道:“老爷子,这是什么地方啊?”
“此处乃华阴县?”
“华阴县?又是什么地方?”
“弘农郡华阴县,华山脚下……”
华山?我刚刚不是在迈阿密吗?怎么到这里来了,对了叔父呢?出了百慕大吗?我怎么会到华山来,这是怎么回事?看老者一脸的忠厚,不像骗人啊?于是杨林又问老者:“老爷子,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老者看杨林一脸的焦急和迷惘,把过程详细的讲了一遍。老者姓马,是华阴县一农户,经常上山打柴,今日正打柴时发现杨林从山上掉下,以为不慎坠崖,便把杨林救了下来,还好山中树木苍翠,杨林坠落之时被树木所阻,因此性命得以保全,但浑身伤势倒是不少。
好险好险,暗自叫侥幸,又看了看老者这身装束,心里寻思我要好好报答这个老头,看他的样子估计当地太穷了,穿的粗布麻衣,款式就像古代的一样,口里却问到:“马老,今天几号了,星期几啊?”
老者有点惘然:“公子可是问当今时日?今年是光和六年,今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光和六年?”杨林又傻眼了,东汉吗?好像只有东汉才有个光和这个年号,这还是和叔父学了点三脚猫的汉朝文化才知道的,又一阵天旋地转,好半刻后才清醒过来,发觉自己靠坐在床上,紧抓床沿,剧烈的疼痛和从伤口不断溢出的鲜血告诉自己,这不是做梦,自己回到古代了,光和六年,唉……
浑浑噩噩之间又和马老聊了几句,感到一阵乏力,又睡了过去。直到次日醒来,杨林感觉虽然身体依然虚弱,但精神已经恢复了大半。马老心肠很热,把杨林照顾的非常好,早餐还煮了碗面给杨林吃,杨林也非常感激马老。
等到吃过早饭,杨林又想起百慕大,想起叔父杨友德,不知他们保住性命没有,看来自己是死中得活,估计是那什么时空理论还真的是对的,自己穿梭时空来到了中国古代汉朝。
心情平复之后,杨林慢慢检查起自己的伤势,浑身的擦伤不少,背部、胸部、腰腹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擦伤,伤口看起来可怕,不过倒无大碍,另外检查一下昨日马老找大夫处理的伤口,杨林不禁一皱眉,其他伤口都敷上了止血的草药,但止血的效果一般,有些伤口甚至还在渗血,不过转念一想,杨林又释然,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怎么能和近两千年后比,还好自己略通医术,于是便请马老去乡间的大夫处,借来几味草药,自己研磨后敷了上去,用自己那已支离破碎的纯棉汗衫包了起来。乡间的郎中叫夏郎中,对马老的口述草药方子甚感不解,得知是昨日自己看过的伤患自己开的方子更加感到奇怪,所以依方抓药之后也跟了过来,再看到杨林娴熟的处理着自身的伤势时,夏郎中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对杨林的医术甚感兴趣。
在马老家过了一段时日,杨林的伤势基本痊愈,平时也经常在村子里走动,替村里的百姓治个头疼脑热,马老也询问过杨林的家乡,何以到了华阴,杨林想想古代地名还真不知道几个,加上自己以前是湖北人,便称自己是襄阳人士,现正游历天下,到得华山,不慎坠崖。
夏郎中得知杨林医术后,经常拉杨林做一番医学上的攀谈,杨林虽然学医不精,但超越了当今近两千年的医学知识则深深地震撼了夏郎中,问起杨林的医学来历,杨林便说是山中一无名氏老人传授,常谓杨林之师为当世神医。
不知不觉过了两月,杨林对自己所处的现状慢慢适应了过来,不但习惯了古代人的言谈称谓,亦习惯了古代人的衣着打扮,但东汉的文字确实和简体字差异相当大,就算以杨林的勤奋好学也无法一蹴而就,所以经常到夏郎中那里学写“汉”字。杨林从马老和夏郎中那里得知了外界的情况,马老说他的儿子叫马元,早就被朝廷征召入伍了,再也没有回来,估计是死了,也有人说投入叛军了,反正杳无音信。夏郎中走东家窜西家,得到的消息更多,都说朝廷昏庸,年年加重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自然要叛乱,朝廷的军队便四处平乱,要平乱就要粮食,要买粮食就要加重赋税,越加重赋税就越乱,这个天下已经没有百姓的活路了。杨林知道说这番话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不过料想也不是胡编乱造。
杨林对汉末三国的了解基本是从叔父平日经常翻看的《三国志》里,知道明年即将发生了一件大事,黄巾之乱。黄巾之乱本身到没有持续多久,然而确实是压垮东汉政权这头巨型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黄巾之乱直接使得大汉的疆土分崩离析,各种规模的军阀割据不断地消耗着大汉的国力,直到三国鼎立之后,这种局面才勉强得以改善,但人口已近骤减了九成,直至曹魏完成一统,之后司马氏窃国完成以晋代魏已是七八十年后的事了。所以黄巾之乱就是乱世的开始,是对大汉政权冲击的导火索。
汉末三国这个乱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一个时期,也不知道是走运还是倒霉,自己竟然莫名其妙的加入了进来,若是其他朝代,倒是可以找一世外桃源避世,但是汉末?杨林不禁苦笑摇头,东汉全国共设一部十三州到处都有战争,而且十室九空,人口锐减,岂有乐土?唯有出世,自己知道未来历史的走势,也知道未来的一方霸主,倒是可以找机会依附,嗨,大树底下好趁凉啊。至于效仿诸侯王霸一方,杨林倒是有自知之明,况且自己生性疏懒,随遇而安,只不过偶尔有点冒险精神,要去治理麾下地方,处理诸多政务,那是绝无可能。君不见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又想起眼下情形,暗暗打定主意要尽快融入现在这个是时代。
杨林正在患得患失之间,此时夏郎中又来到访。杨林近日多随夏郎中研讨医理药理,也经常随同夏郎中诊症,一些夏郎中束手无策的病症,有时杨林反而能够治好,不久医名自然传播出去。华阴县来了一商贾,叫秦方,其姑母患病,县中多名郎中竟然无法确诊,眼见病情日益加重,又听闻附近村子里出了一名医,便差人想请夏郎中和杨林上门诊症,夏郎中平日甚少给富商豪客诊症,又闻县中郎中多束手无策,恐诊症有误便相邀杨林同去,杨林闲来无事,加上自己伤势已无大碍,又着实想见识一下古代县城的风貌,便依邀前往。
一路走来,所过之处,绿的盎然,天空之上,蓝得透亮,白得耀眼,真是原生态呀,想起后世的环境污染,杨林不禁感慨万千。华阴小县属于弘农郡,由于城小,又位于东西二都之间,四处关隘林立,所以小县城并未有城墙,等到车进县城,一目望去就只有两条大街,除了街旁的房屋多了一些之外,并没有什么热闹的景象,让充满期待的杨林顿感有些失望。
杨、甘二人来到府门口抬头一望,牌匾之上写着杨府二字,杨林便道:“不是姓秦吗?”
带路的下人解释道:“秦方是我老夫人的娘侄,我们老爷姓杨。”
杨林点了点头,和夏郎中迈步进去,里面倒是和外面不同,庭院之内虽说不是雕龙画凤、富丽堂皇,但也楼台亭阁,鸟语花香。比村中马老家中不知富庶多少倍,即使是来往的下人都是衣着光鲜,不愧为富甲一方。
抬头见一位三十岁年纪的中年男子锦衣长衫站在大堂门口,正向二人拱手:“两位郎中来了,我是秦方,一路辛苦了。”
客套一番便让二人进屋内,秦方道:“我已请示姑母,请二位稍候片刻,姑母便来”
少顷,见一老妇人从门后被一身段婀娜的青衣少女扶了进来,身旁还有一锦衣少年,大约八九岁的样子。老夫人,眼角下垂、口眼歪斜,时不时眼中流泪,口水一地,言语模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