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此时亦是痛得几乎昏厥,被张曼成的刀刺穿了琵琶骨,钉在楼板上,虽然没有伤到心肺,但亦感到呼吸时牵动伤势疼痛难忍,自己是不是也要死了,但看到张曼成被自己设计杀了,心里还是很骄傲的,此人如此高的武功,竟然死在自己的手上,心中想笑却笑不出来。
远处诸女看到杨林被钉在楼板上,吓得魂飞魄散,杨倩更是冲了出来,边哭便喊。
此时和自己远近倒是看得清楚,众女,郭嘉、戏忠、二荀、钟繇俱都围拢过来,想袁绍之流却已不知所踪了。其余众人更是看都不看这里一眼,便是许元从杨倩身旁走过时,也未停留片刻。
杨林看了看身旁众人,吃力地道:“各位还请速速离开,此楼快塌了。”
众人仔细一看插在杨林胸口的钢刀,确实偏离了要害,杨林示意杨倩帮他拔刀,杨倩的眼泪如珍珠断线一般流了下来,手抓住刀柄运劲,却拔不出刀,见杨林痛得直咧嘴,血流一地,杨倩急的手足无措。蔡琰在旁边一看,主动走了过来,抓住刀柄也奋力一试,也拔不出来,卢嫣、皇甫盈等人尽皆一试都拔不出来。这些练武之人不行,那几个书生自然亦是不行。
杨林痛得几欲昏迷,又催促众人道:“诸位速走,不可再留。”
荀攸、钟繇互相看了一眼,荀攸坚定地道:“文庸真乃大丈夫,你救我等性命在前,我等此刻若不顾你而先走,岂非都成了许元之流?”
杨林喝道:“糊涂,今日众位之情,我已尽知,与其留下等死,不如留下大好身躯做些利国利民之事。”
说罢眼睛看了看荀彧,荀彧略一沉思,肃穆的点了点头。终于众人在荀彧等人的劝说下,和杨林洒泪分别,冲下楼去。
赵蓉临行前深情地冲杨林凄然一笑,抓住杨林的手道:“蓉儿今日方才见到真正的大英雄,真是相见恨晚。若君不能安然归来,蓉儿会终生不嫁。”
杨林听出赵蓉话里有话,心里甚是感动,但神情甚是绝决,催她速走。
终于众人一一离去,身边还有二人,杨倩和蔡琰。杨林一看,再无一人愿走,心中甚是感动,想说什么,又被杨倩泪眼婆娑的用手堵上了嘴道:“君若死,倩岂能独活?”
蔡琰一直在想给杨林拔刀的办法,突然看到旁边张曼成身上的那把自己的短刃,眼睛一亮道:“或许我等命不该绝。”
翻手将短刃抓在手中,对这杨林身上的环首刀轻轻切去,杨林和杨倩均认真看着眼前一幕,只见环首刀就像豆腐一样,毫无阻滞地被短刃削断。三人同时欢呼起来,杨倩和蔡琰不敢耽搁,负责杨林缓缓坐起来,杨令整个身体从环首刀被削断的这头穿出来,杨林忍着让人战栗的疼痛,满头大汗,浑身鲜血淋漓。终于摆脱了这柄刀的束缚,坐直了身子。三人松了口气,一看火势已烧至大厅门口,整个木质台阶全部烧了起来,由于火势已经烧了甚久,楼柱房梁均都烧坏,眼看楼都要烧塌了。
杨林暗忖,今日之事,我牵累了二女,口中道:“倩儿、琰儿,今日看来我们是跑不出去了,能和你们一同赴死,黄泉路上我也可享尽温柔啊,哈哈。”生死已经置外,杨林竟然大笑起来,儿女对望一眼,也脸现羞涩,凄然一笑。
栖凤楼,真的要死于此处吗?
忽然一声巨响,或是房梁断了一根,众人所坐之处一阵歪斜,整个栖凤楼顿时倾斜起来,二女来不及站稳,纷纷随着楼体的倾斜摔向一旁的扶栏,杨林也被滑到扶栏边上,还好三人都抓住了扶栏。
杨林不经意往外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向二女喊道:“天无绝人之路啊。”
二女精神也是为之一振,本来以为要一同赴死,但突然生机有望,谁不高兴。
杨倩抱紧怀中的扶栏忙问道:“路在哪里?”
杨林用手向下一指道:“路就在脚下。”
二女此时都低头一看,不禁都乐啦。
原来这栖凤楼便是依洛水而建,但离水尚有两丈左右的距离,而且楼只有三四丈高,所以之前谁都没有想到跳水逃生,但现在则不同,楼烧得正好向洛水倾斜,此刻众人所处的扶栏离水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但要稍微用力一跳,便能掉在水里的。而此刻正值夏季涨水,洛水虽然只有十几丈宽,但也有两三丈深,只要会游水,跳下去肯定不会摔死,最多喝几口水。
杨林问二女:“你二人水性如何?”
二女都摇了摇头,此时向二女这般门第女子,甚少在外游水,哪里想到今日会遇到这种情况。杨林会水,可是身负重伤,保住自己都难说,何况要水中救人。
正焦急间,只见不远处的水面上荡飘飘过来一只小船,上面一人正在奋力摇桨。船上之人此时也看到楼上的三人,拢音喊道:“可是杨林公子在上面?”
杨林听声音耳熟,接着火光仔细一看,心中一喜,正是杨周。马上回到:“文义,快过来,我等想跳入水中,奈何她二人不会水。”
杨周闻言而动,等算到离三人落水的位置差不多的时候,但把船停住道:“公子,你们陆续跳下,我去水中接应。”说罢脱去衣物,只留个裤衩,光个背膀,跳入水中。
楼上二女虽然心悸,但也管不了许多了,杨倩打声招呼,闭目一跳,跃入水中,杨周忙到杨倩跳水之处潜了下去,好一会,见水花一分,二人的头冒了出来,楼上诸二俱皆欢喜。
蔡琰和杨林便也陆续跳下,杨林最后一个,当四人都上了船时,劫后余生,不管男女,众人皆是大笑,活着真好。
正当众人筋疲力尽的时候,栖凤楼发出一阵巨大的声响,杨周道:“我们还是快划远一些,不要被塌楼砸到了。”
四人轮流摇桨,不一会船便划出一道水线,渐行渐远。
杨周为何在此处?原来杨周一见栖凤楼火起,便丢下手下叛军,自己便跑到附近观察,后来马日磾率南军上岸,和埋伏在太学的北军射声营两面夹击,没有多久就将千余叛贼绞杀,此时楼上众人也已冲出栖凤楼,大军合到一处。卢植又派射声营前去帮助皇甫嵩,南军精锐将天子与楼上逃出的众人围在一起保护起来在太学广场上驻扎。
杨周在逃出的人群中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杨林,后遇上荀攸,才知杨林还被困楼中,欲上楼去,当火势太大,只能在南军手上借了条小船沿洛水过来查看,这才巧救了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