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杨林众人在下蔡大战的十日后,终于抵达合肥。众人这几日为了摆脱敌兵跟踪,竟然选择西进安丰郡,在南下至庐江郡,再东进至淮南郡,直至合肥城,一路之上倒再也未遇上匪患,不过一路之上却甚是辛苦。
在城外时,许褚便提出要和众人分手了,他们奉命送众人到合肥就要回转,杨林众人自然感激万分,相约返回之时,一定去庄上盘桓几日。众人洒泪分别,许褚和典韦更是依依不舍,受伤的赵彦也与许褚一同回返。
合肥虽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但此时还仅仅是个小城,或称要塞可能更准确,横竖就两条大街,众人找到一家馆驿便走了进去,众人多日都是在荒郊野外露宿,今日终于可以高床软枕好好休整一番,特别是二女更是提出要沐浴更衣,一时间众人心情大好,连重伤的典韦和杨周也不例外。
此时杨林和蔡元都在杨周的屋内,三人正在品评香茗,享受这片刻的安宁。忽然听到街口一阵大声喧哗,蔡元将窗户推开一条缝隙,杨林也好奇过来。只见街上一对夫妇手中抱着一个婴孩对一个老翁行跪拜之礼,感激涕零的样子,而身旁又有一群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隐约听见众人说这老翁是活神仙。顿时连街道都阻塞了。
杨林一听“活神仙”三字,便想到蔡元身上的毒,便道:“我们也去看看活神仙。”
蔡元知杨林并非看热闹之人,定是想起自己身上的毒,心中感动。三兄弟在一起的时日,蔡元心中感受到温暖的比前面十年加起来都要多。
二人缓步走出馆驿,到人群之中,有好事者将这对夫妇的事给众人讲说。老者和这夫妻二人本是邻居,二十多天以前,老者见夫妻二人抱着一个小孩,他很喜爱,就要来抱着,没想到一失手把孩子掉在地上摔死了。夫妻二人平常十分尊重老者,没有太多地表露出悲痛,就把孩子埋了。今天早上,老者又把那孩子抱了回来。夫妻二人以为是死孩儿,不敢要,后来孩子认出其母,竟要母亲抱,妇人才将孩子接过。夫妻二人还不敢相信。老者走后,夫妇又到坟地打开孩子的棺材看,只见棺中是一个泥娃娃,六七寸长。这才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死。
杨林没有想到听了个聊斋故事,略微摇了摇头,冲蔡元歉意一笑,蔡元也是微微一笑。二人当即转身欲回驿站。
忽听背后那老者低声怪叫道:“怪哉,怪哉,吃了万毒丹竟还不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蔡元听得“万毒丹”三字,胸口就如被两个重逾千斤的大锤砸过一般,脸色苍白。杨林见蔡元神色有异,连忙问道:“大哥,你怎么了?”
蔡元没有理会杨林,回头阴眸射向老者,道:“你如何知道万毒丹?”
老者冷冽一笑,道:“这万毒丹便是我制的,我如何不知?”
杨林此时也反应过来了,连忙对老者一礼,道:“老先生,可否驿站说话,我大哥身中剧毒,还望您帮忙医治。”
老者见杨林,双目之中精光一闪,便道:“头前带路。”
此时那对夫妇千恩万谢之后已然离去,围观的百姓也自然散了。三人走进驿站,杨林索性带老者走进方才杨周的房间。
杨周见二人带回刚才街上的老者,心里还在奇怪,只听杨林说道:“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者拈须冷声一笑:“勿要多问,你可是要我救他?”
杨林见老者不知为何突然脸色一变,道:“确实希望老先生能救我大哥。”
老者道:“可知何为万毒丹?”
杨林和蔡元互望一眼,均茫然摇头。
老者道:“此丹名为万毒,实际只有百十种毒虫所制,老夫炼制此丹实为救人所用,为了控制毒性,我将此丹一分为十八,每一粒都有毒性,且每一粒毒性又能克制前一粒毒性而数月不发作,但只要吃完十八粒,便是大罗金仙也就不活了。”
杨林等人听完大骇,杨林忙问道:“大哥吃了几粒?”
蔡元此刻也是头冒白汗,微微沉下心思,道:“十六粒,不过后来又吃了一粒,该是十七粒。”
“那还有救!”杨林喜道,“大师,还少一粒,是否有救?”
老者脸色一变,道:“我为何要救,中万毒丹之人皆是手段血腥,不可救药之人,莫非我还不知道他是如何中毒的?必是张角所为。”
蔡元见老者一语道破,便猜他定然知道内情,脑中忽然闪过一人,随口道:“你可是药师蓟达,蓟子训。”蔡元在太平道时便经常听五鹿说过蓟子训之名,说他识遍天下之药,号称药师。
老者嘴角微翘,不置可否道:“你既为张角所救,你的命便是他的,今日之事又能怪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