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杨倩已然苏醒,和杨林抱头痛哭,均觉两世为人,对蓟达自然感激非常。
蔡琰对杨倩万分愧疚,若不是来接父亲,哪来这么多祸事?杨林就更加愧疚,杨倩是为了救自己才险些丧命的。
还好,吴郡已经近在咫尺了,伍亥已经先行骑马去顾阀知会了。吴郡吴县有整个江东最大的两个门阀,顾阀和吴阀,吴阀的家主便是庐江太守陆康,也是江东士人当中的领袖,听闻他年逾六十竟然还刚娶了一房小妾。江东门阀和中原不大一样,中原门阀多有族人在朝,所以门阀指针基本就是权势之争。而江东则不然,土地、人口、诸般杂学均是门阀争夺之物,像蔡邕这样的大儒,朝堂之上被党锢所禁,但在江东,则是各家豪门大阀争相邀约的大人物。蔡邕在吴郡之事,江东皆知,但却未见有一兵一卒前往拿获,连吴郡太守见了蔡邕都要执学生之礼,江南江北的名士俱都纷纷前往拜会,又知蔡邕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各家均遣少儿有才之人,拜在蔡邕门下,学字学琴是假,拜师才是真。能和这样的大儒搭上关系,是江东很多人的梦想。
杨林众人一路艰辛,终于来到吴县,只见伍亥已在此等候,蔡琰颤抖的声音问道:“可曾见到我父亲?”
伍亥点点头,道:“见到蔡中郎了,他此刻正在家中等候。”
杨林道:“伍亥,你头前带路吧。”
一行人跟着伍亥来到蔡邕的居所前,只见有四人站在门口相候,左边一人,四十来岁长相威严,双眼犹若铜铃,声若巨钟,腰下佩剑,身畔有一青年,十七八岁,长相有些相若,估计是此人子侄;右边一人,相貌儒雅,神态谦和,这老者手牵一个女童,正在门口张望,蔡琰进到吴县便弃车乘马,此时见到右边老者,再也止不住悲声,远远跳下马来,泣声叫道:“爹!”踉踉跄跄扑进老者的怀中。
老者抱住蔡琰道:“女儿,爹好想你啊!”
“爹,女儿也想你,你在外面十几年过得还好吗?”蔡琰柔声问道。
“好,爹很好,让我看看你,你都长这么大了。”蔡邕上下打量着女儿,心中安慰。
在这个年代,父女远隔千山万水,能够相见实在不容易,二人哭罢良久才分开,蔡琰问及蔡邕身边女童,蔡邕道:“为父孤身在吴十二年,顾族将族中一女许给我,六年前方有此女,唤念儿。此为你妹。”
蔡琰大喜,没想到父亲在吴县居然又娶妻生子了,忙俯身搂住女童,口称“念儿”。之后蔡琰又向蔡邕介绍杨林。蔡邕见女儿羞羞答答,自然猜到二人必是情投意合,一旁长相威严的老者哈哈大笑,道:“早就听闻伯喈你这女婿人才出众,今日一见果然一代俊彦。”
一句话说得杨林和蔡琰均满脸通红,蔡邕只是微微一笑,对此事不置可否,给他们介绍身边老者,道:“此是你羊叔父,羊续,字兴祖,祖籍泰山。这些年多亏了你羊叔父,当年一路照料我南下江东,不然为父岂能活到今日,日后你们待他就像待我一样。”又指一旁青年道,“这是你羊叔父之子,羊衜。日后你们也要多多亲近。”
本来蔡邕对羊衜印象甚好,也想将蔡琰许给他,但后来听闻洛阳横空出世了一个杨林,和女儿传闻沸沸扬扬,也就不敢提及此事。
蔡琰自然对感激羊续,和杨林一起行礼拜谢。蔡琰又将蔡元领来见过父亲,蔡元双膝跪倒口称义父把蔡邕搞懵了,幸好蔡琰将蔡元之事又简单介绍一番,蔡邕深感蔡元身世可怜,又感激千里之遥保护女儿来迎接自己,当场慨然笑道:“如今我亦是儿女双全之人呐!哈哈。”便正式收蔡元为义子,赐字文孝。
众人来到院中,蔡琰又以晚辈之礼见过蔡邕在吴郡娶得顾氏,口称“二娘”,众人也是互相见礼。
蔡邕的小院不大就三间房,一个小院,院中一座小亭,亭边种上几根绿竹,绿竹一侧是一座石雕假山,假山之上几抹青苔,简单,古雅。杨林不禁心中暗赞,从亭中布局便可看出蔡邕大才,当真是雅致到极处的人物。
蔡邕知道女儿蔡琰来迎自己,早已将旁边的院落买下,羊家父子也住在其中,又将两个院子打通,来往甚是方便。杨林众人便住进旁边的院子,待蔡邕见到躺在担架中的杨倩,不禁一怔,蔡琰便将路上所发生的一切简略告知父亲。蔡邕这才知道杨林众人为了蔡琰,千里寻父,路上竟然人人带伤,而担架中人竟然是老太尉杨赐的孙女,蔡邕心中甚是感动,对杨林的好感骤升。
多年未见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羊家父子已然告辞回屋了,蔡邕一家人一直说到掌灯,杨林在一旁相陪,看着这父女两时而哭,时而笑,心中也有一股温暖,这便是自己追求的其乐融融。
在吴县住了十余日,众人一路的疲惫才堪堪过去。杨倩的伤势很重,整个肺部被箭矢射穿,话都说不上几句便要喘气,虽然没有伤到心脏,但没有半年估计是好不了的,杨林便决定暂时留在吴县,等杨倩痊愈后,众人再启行回洛阳,蔡邕也不甚着急,反正已经在这里呆了多年,不差再多半年,其他众人自然更无问题。
这一日晚间,杨林在院中练刀,蔡元、杨周二人在一旁闲聊,羊续打开竹门朗声说道:“文庸你日夜苦练刀法,武道必然进展迅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