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车悬显威一个奇怪的巧合,杨林手下的骑兵全是以前韩遂的手下,而现在却成了大汉的官军。马腾的骑兵却是以前大汉的边军,现在却成了叛军。
两方以前是死敌,现在还是死敌,双方的对决没有因为立场的改变产生任何的犹豫。
杨林知道今日这仗必须要打,避无可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美阳沦陷,但若是一味的硬拼,自己这几千人怎么也拼不过对方的两万大军,所以既不能避战,又要重创敌军。
马腾看到杨林的骑兵已经缓缓地进入了视线,马上指挥步兵暂停攻城,重新列阵备战汉军的援军,对身后汉阳的兵士看都不看一眼,都知道汉阳城里已无出城一战的兵力了。
傅燮看着不远处的援军,握紧双拳,全身都激动的微微发抖,援军终于来了。
双方的阵型都在变动,马腾今日总共出动了一万五千骑兵,其中让五千骑兵下马攻城,但此刻已经全部纷纷上马,两翼的骑兵逐渐上前会合身后刚刚上马的攻城人马,形成一个锋利的三角锋矢阵,马腾是西凉悍将,每战必先,他此时便在三角锋矢阵的最前方锋尖的位置,立马横枪,神态彪悍到极点,叛军士气也攀升到极致。
杨林知道骑兵冲锋最常见的阵型便是三角锋矢阵,不过熟知历史的他却知道骑兵的终极冲锋阵型,车悬。
骑兵的战术包括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等等,但在西汉武帝年间,冠军侯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其实也就是三角锋矢阵正面突击战术的加强版,但比锋矢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锋矢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而是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配合,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相比三角锋矢阵,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因为冠军侯霍去病去世得早,这阵势已经失传了,杨林也是穿越之前从一些史书的记载上看到的,在杨秋训练骑兵的时候便将此阵加以演练,虽然没经过实战,但杨秋也感觉到此阵似乎威力不俗。
今日,汉军摆下的便是车悬阵。
马腾看到汉军的阵势不禁心中冷笑,骑兵如此布阵岂非自找死路?看来杨林也是虚有其表,欺世盗名之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马腾当即大喝传令:“冲!”
一时间叛军的锋矢阵动了,最前面一排的骑兵慢慢开始加速、冲刺,第二排的骑兵等到一定的间隔也开始加速、冲刺,片刻之间叛军铁骑如同惊涛拍岸般,层层推进,马蹄滚滚。
汉军自然也开始动起来,杨林自从建立骑兵之后,五千铁骑总共有五位统领,杨秋、蔡元、典韦、许褚、管亥,杨林平时训练时也算一个,此时,典韦、许褚和管亥三人首当其冲在车悬阵的最前排,三千骑兵组成一个巨大的车悬方阵向前加速冲去,蔡元、杨秋则紧随其后,两千骑兵又迅速调整组成一个略小的车悬阵,只见每一横排之间都间隔三四丈,纵排之间却不是笔直排列,而是交错排列,整个阵型看过去确实不如三角锋矢阵那么有气势,但却胜在阵形整体的保持。
两方铁骑毫无花俏的硬悍在一起。
“砰!砰!砰!砰!”
“叮!叮!当!当!”
管亥自从跟随杨林远征西凉之后,每逢大战均是英勇杀敌,无奈杨林帐中典韦、许褚二人,屡斩敌酋,所以显不出他来,但在杨林军中管亥的武勇可是军中素来敬服的,而且管亥对骑兵战法似乎更加上手,一学就会,比在步兵营时更显得游刃有余,此时冲锋起来比起从小就在马背长大的西凉健卒丝毫不差,武艺力量更是高出甚多,所以一入阵中便如虎入羊群一般,杀过几名叛军之后,血气上涌大喝道:“杀!有我无敌!”。
顿时手下军士也是连声附和。此时典韦也在战场的一角,马上疾驰,双手握紧战斧,战斧过处血光迸现,人仰马翻,绝无生还之人,周身上下如浴血水,叛军军士见状纷纷避让,不敢招惹这杀神,典韦也渐渐发觉无人靠近,自己的战斧本是步战兵器,马上作战时攻击距离略短,加上敌骑有意避让,一时间反而无人可杀,恼怒之下,索性别起战斧,拔出腰间飞刀,左右开弓,例无虚发,每把飞刀都打在叛军军士的致命之处,叛军军士何曾见过这样的,登时惨叫连连,栽落马下,倒下一大片。
许褚打仗最大的特点便是不要命的硬拼,当初在下蔡拼着受伤,刀劈于夫罗和何仪之时便是如此,此时双手运起金背砍山刀,驰骋在敌阵当中,杀敌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根本不去管攻向自己之敌,只是略微避过要害,长刀划过,人头砍落,残臂断肢更是随处可见,要论每次作战杀敌最多的非许褚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