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三日,杨振还在家中,正准备去翰林院的时候,张府就派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张居正已经苏醒过来,并且可以进食了,还说要马上见杨振。
杨振大喜,顾不得再去翰林院,就派人去请假,自己却直奔张居正府上。到了门口,游七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他见了杨振,急忙迎上来,笑呵呵的说道:“杨兄真是老爷的贵人啊,如果不是你,李神医恐怕也不会登门,老爷的病就难说了。”
“游管家,吉人自有天相,即使没有李神医,我想张大人的病也会康复的,他肩负着朝廷的重担,以及天下苍生的希望,怎会轻易垮下来呢?”杨振随口敷衍道。
“说的也是,不过没有杨兄出手,不会恢复得这么快的,这个病已经跟了老爷很多年了,一直都无法彻底根治。”游七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说道。
二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张居正的卧室,还未进去,吴雪就迎出来了,她看见杨振,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口中却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你来了,爹爹在房里等你呢。”
杨振点点头,走进卧室中,只见张居正坐在床上,脸上微微带着笑容,神色已经和常人差不多了,看样子李贽的医术果然高明,连一个奄奄一息的人都能被他从鬼门关上拉回来。此刻,杨振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如果自己不带着李贽过来给他看病,那么张居正也许已经死了,历史还会顺着原来的轨道发展下去,这样看来,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将来的发展会是怎么样的,一切尚未可知啊。
张居正看到杨振,身子稍微抬了下,一挥手示意杨振坐下,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说道:“士奇来了啊,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老夫早就向阎罗王报到去了,呵呵。老夫一定要好好答谢你。”
在张居正跟前,杨振当然不敢居功自傲,再说,自己其实只起了一个牵针引线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李贽的医术高明,他忙谦逊的说道:“大人,您实在太抬举下官了,这一次大人能够恢复身体,李先生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他,光靠我一张嘴皮子也派不了什么用场啊,所以大人要感谢的话应该找李先生才是啊。”
“说得不错!老夫的病自己最清楚了,医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所谓的名医,都无济于事,却不料被李先生只轻轻的几针,再加几贴药就恢复如初了,真所谓病去如抽丝,现在老夫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再活个二十年相信绝对没有问题!”
张居正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似乎感到有些吃力,杨振想开口叫他先歇息,他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李先生当初在京城礼部做个小官,一直碌碌无为,但老夫看得出来他是个人才,不能窝在那种地方浪费了自己,于是破格将他提拔做了知府,这是个有实权的官职,他可以一展平生所学,实现他的抱负,为朝廷出力。后来,他在知府任上果然做得有生有色,政绩斐然,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那时候,老夫本想再将他往上提一提,但李先生为人高傲,虽然是个好官,却不善于在官场中经营,没等老夫开口,他竟然辞官了!不过,这样也好,朝廷少了一个好官,却多了一个大学问家和神医,如果他继续做官,恐怕也没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医书,那老夫的病------嘿嘿。”
原来李贽和张居正还有这么一段渊源,怪不得他听到张居正病重,二话不说就跟随自己来了,要知道,自从张居正推出了“考成法”,很多读书人对他都是有看法的,李贽竟是来报答张居正当年慧眼识人的恩情的。想到此,他不禁问道:“刚才进来一直没有注意到李先生,他人呢?”
“他已经回去了,他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又开了些药,就走了,老夫本想多留他几日,但他真是个怪人,怎么说都不肯。”张居正有些无奈,虽然他是当朝宰辅,也拿李贽无可奈何。
杨振知道李贽的性格,对他这样的表现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倒是张居正今日把自己叫过来,恐怕不仅仅是对自己表达感激之情,肯定还有其他事情,果然,他正在猜测,张居正又说道:“士奇去翰林院也有段日子了,在那里还好吗?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跟你的上司提出来,或者直接跟我讲也无妨。”
张居正的话中已经很明显的表示了要对杨振在官场上给予照顾了,他身为宰辅,为了表达对杨振的感激之意,当然不可能送金送银,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既然杨振身在翰林院,想必对仕途也有兴趣,自己只要抬一抬手,他就受用无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