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总兵,我们为何不继续在葫芦谷设伏呢?”杨成大问了一个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其实,我军得胜后,大军已经撤离了葫芦谷,那里只留下了少数守军,如果现在再将大军开往那边,必定会引起倭寇的警觉,他们也就不会再来上当,而目前的情况就能让他们确信我军放松了警惕,给了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倭寇当然会想着借此机会前来报仇雪恨了。”
“那我军在花街又如何克敌制胜呢?要知道,在葫芦谷,我军取胜的因素大半是因为倭寇没有防备,我军又占了地形上的优势,但是在花街交战的话,这种优势就没有了,虽然戚家军厉害,但倭寇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即使最后还能获胜,恐怕我军也会损失惨重,这好象有点得不偿失啊。”随东流忧心忡忡的说道。
“随大人,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正想和大家说说我的计划呢。”戚继光扫视了众人一眼,沉着地说道,“随大人的话不无道理,如果和倭寇正面对敌,的确不很适当,因此我决定用火攻。”
“火攻!”众人几乎一起失声说道。
“对,就是用火攻。”戚继光沉稳的说道,“倭寇在葫芦谷已经中过我们的火计,他们再狡猾也不会想到我们还会再用一次,所谓兵不厌诈,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用火攻才是目前最好的消灭倭寇的计策,这样既能减少我军的伤亡,也能达到将倭寇一举歼灭的目的。”
杨振虽然早就料到戚继光必定不会和倭寇硬拼,他也一定会再用计谋,但没想到他还是要用火攻,不过仔细一想,似乎也唯有这个计策才能彻底将倭寇消灭,他不由得微笑着点点头,算是赞同了戚继光的想法。
众人一看杨振的表情,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加上又提不出反对的意见,因此纷纷表示赞同。不过,杨振眼尖,却看到了戚继光神色中隐约有一丝忧虑,他不禁问道;“戚将军,你是否还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解决。”
“不瞒监军大人,虽然火攻确实可以歼灭倭寇,但是却有一个难题摆在我们眼前,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再好的计策也无法使用,所谓的火攻也只能说说而已。”戚继光说完,苦笑了一下。
杨振一愣,不知道戚继光又遇到什么难题了,他把众人的胃口都吊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希望,却又突然泼了盆冷水下来,急忙问道:“戚将军,时间不等人,你还是把话全部说完吧。”
戚继光露出了惭愧的表情,摇摇头说道:“监军大人见谅,葫芦谷伏击一战,已把我军用来火攻的檑木、火油、火球等物品全部消耗殆尽了,如今要想再度用火,一时之间却又不知去哪找这些东西来,所以让我颇伤脑筋啊。”
戚继光此话一出,众人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困难,的确如此,若想用火攻,连最基本的引火材料都没有,那再好的计策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大家纷纷摇头,谁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解这燃眉之急
戚继光见众人都没有办法,也只好暗自叹息,他的计策虽然很好,无法实施那也是空的,正当他无计可施,想要放弃时,却见杨振脸上竟然显现出一丝喜悦之色,不觉心中一动,问道:“敢问监军大人,您是否有良策?”
杨振事先并没有和戚继光想到同一处,所以也就没往这方面考虑,等到戚继光说出了他的忧虑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官兵办不了的事并不等于其他人做不到,官府做事要按照程序,办好手续,还要层层递进,等待朝廷批复,一来一去,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有结果,戚继光的军用物资耗尽,除了一部分要等朝廷拨发,很大部分肯定要靠自己从民间征集,这次葫芦谷伏击,虽然打了大胜仗,对物资的耗用也是空前巨大,几乎耗尽了戚家军的全部,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杨振从一开始才会想到把冷冬屏带过来,依靠白马帮的势力,想必就简单的多了。
“戚将军,您不必过分担忧,我有一个人,可以征集到您所需要的物资,而且她本来也正好在军中。”杨振所说的人选自然就是一直随他同行的冷冬屏。
“哦,是什么人?快把他请过来!”戚继光惊喜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