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事已经不需要林峰插手了,随即他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人工岛上,有了来自华夏的人力支持,他的人工岛计划很快就展开。在海上修建人工岛的最大困难在于土石方来源,有人说从陆地上往那里运,这个虽然理论是行得通,但是经济上则很难。
因为如果要是采用填海的方式建人工岛,那所需的石料量就太大了。好在林峰通过海底侦查好,所确定的施工地点周围存在大量的泥沙资源。有了这个,林峰就可以利用挖泥船进行吹填作业。
在茫茫大海做人工岛,必须要做坚强的防护,也就是说在施工期间必须要做外围堰,保护里面所有堆放的石头,否则,浪一来,全部冲走。这个所谓的外围堰工作就很难!
在海上修建人工岛需要考虑的恶劣环境就是:比较大的波浪和比较强的潮流作用以及比较复杂的风力。
在这种风浪流作用下,固定的建筑物,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基础,就很难抵抗这些外力,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越是坚硬的东西,越是固定的东西,其收到的力量将是越大的。
换言之,大家熟悉制造车轮子时经历的一切(开始用坚硬的东西做,到后来,发现用内胎+轮胎)反而是更好,这说明在大海上,除非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自然力,那么就应该选择适应和它相配的建筑物。
好在林峰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但是他又不想搞得太先进,为此经过跟工程人员交流之后。林峰最后决定外围用可浮动的岛屿,内采用固定的岛屿,所谓外围浮动岛屿则是可以采用比较轻质的材料,保证整个建筑物漂浮在水面上,整个建筑物采用中间有很多空隙结构,这些空隙结构式可以透水的,起到消浪作用,在不同潮位下,它可以自动漂浮,(当然它需要锚链结构,保证不飘走)。而且整个结构可以采用类似我们在附近海域看到的漂浮物那样可以产生柔性变形。
外围的结构可以看成是有两个功效,一方面起到消浪作用,保护内核的固定建筑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外延形成更大的岛屿。
而内核的固定的岛屿必定不能采用完全的填海形式,土石方的量太大根本不能够完成,因此林峰根据工程人员的建议决定采用采用桩基结构,虽然桩都是建在软土地基上,但是在这里为了减少土方量,必须想办法让底下水流通畅,这样才能减少作用力。所以,必须找到能够在礁石上做好桩基础的工作。这一方面,华夏国内专家还是有办法的。
总而言之,我的建议就是南沙岛礁上修建人工岛,可以考虑采用这种外围浮动的岛屿,内核固定的岛,当然是可以透水的桩基的平台结构。
从菲律宾回来之后,林峰就经常驾驶着小艇视察他的海岛,负责海岛建设的是一名华夏工程师。今天他一看到林峰之后,赶忙拦了下来。他有个问题想要跟林峰商量一下。
“哦?是王工啊!,怎么有事吗?”林峰一看是项目负责人找他,马上将小艇停在一边。
“林老板,我发现海水下面均为礁石,我们能否采用爆破技术取石?这样一来将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因为从海底采集沙石的成本有点高啊,这要是建成一座容纳十万人的小岛,花的钱海了去了。”王工皱着眉头一副肉疼的样子。
“呵呵,王工钱的方面你不用担心,你说的这个方法我也曾考虑过,但是,采取这种方法有几个难题需要解决。首先附近的礁石是不能轻易采用爆破的,一旦采用爆破,意味着附近水域的基础都存在严重挑战,基础受到破坏后,何来修建人工岛?最难得是,爆破后,石头到处都是,也极不容易取。”林峰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看来是我考虑不周,我光想着要降低成本,没想到其他方面。既然这样,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施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