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纸,但平时的书写材料,仍以木、竹为主,其次是帛,而纸写书,是非常罕见的。这时候的纸写书,也并非后世书的样子,而是使用卷轴形式。线装书,在此时绝对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应该在晚唐之后才有的。
刘协在西安的书店,曾经有好几本民国时期的线装书,由于破旧,摆在那里没有人关注,刘协就按照网上百度到的线装书装订方法,自己笨手笨脚地单独完成了修复,倒也像模像样,后来卖出了个大价钱。这次搞印刷,他倒真不晓得这东西还不存在,径自按照自己知道的方式,装订出来。
这样的东西,倒把曹操吓了一跳。
《孙子兵法》这种宣扬诈术的书籍,过去曾经长期受儒学正统的“重礼轻诈”观念压制,社会上流传并不是很广。但在各豪门大家中,仍有收藏。当然,这些收藏的《孙子兵法》,并不是后世流传的十三篇,而是八十二篇。这八十二篇究竟是不是由孙武传下来的,由于经过春秋战国的动乱,经过秦的焚书以及汉的战乱,来源早已说不清楚。
曹操此时其实并未读过《孙子兵法》,仅是久闻其名,未曾想皇子协竟然送这书给他。他刚要高兴,却又立即就觉察出不对。这小孩子哪里能听说《孙子兵法》?还从宫中那浩渺如山堆放的藏书中找出来送人?这孩子目前处在立储的关键时候,刻意交好我,心计手段如此,还表面上不露声色?所有这些,当然应该都是他老师教他这样做的。厉害啊。
谁都看不出来,仅是一瞬之间,曹操就转了这许多念头。皇子壮行,他把酒喝了,那礼物当然也要收。至于将来,消息传出去,会变成什么样,将来再说。所以,外人看来,曹操仅是一沉吟之后,就接过书籍,拜谢而退,翻身上马,指挥着队伍出城而去。
刘协退在一边,望着这些骑兵出去,蹄声隆隆,络绎不绝,向着黑暗中的远方驰去,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向往。
洛阳城,怎么能装下自己心中那阔大的天地?
洛阳城,怎么能释放自己难以开解的孤独心情?
别人求尊贵,求名利,求权威,千方百计要称霸一方,而自己却在完全不熟悉的环境,战战兢兢的求生存,求适应!
他知道,自己就算什么都不做,就能够在几年后做皇帝,然后大臣们相互攻讦几十年,战乱不断,他却一直能够健康的活到最后,曹丕篡汉后,还清闲自在活了十几年,死了还要以天子的礼仪给他下葬。
可是,这些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啊。
这不是一个自己熟悉的社会,这里没有水泥路、公交车,没有幼儿园、迪士尼,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电……没有朋友。
当周围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都没有时,当周围没有人懂你时,那种寂寞如雪的感觉,有时候会教人觉得绝望透顶。
可是再绝望也要生存下去啊,开创未知生活,不是人的基本意义吗?前路迷茫如雾,刘协觉得自己就像在雾中摸索着前进的孩子,这样摸索行进中,会遇见魔鬼还是天使,根本就无法预知,或许,这才是人类生活的妙处吧?
若能走出洛阳这座人造的城,自由的生活在天地之间,甩开皇子的身份,与外面所有人和平愉快的生活,这应该是最美好的事情吧。
刘辩肯定无法认同自己的这个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