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屯田,开展的很顺利。
皇子那天一句话,免除了战俘身份,变出来了两万多名征召士卒,随后就贴出布告,明令告知,所有的建设兵,将不用再承担其他兵役和徭役,完全可以放心安定地生活在这里。
经过多天的宣传,终于使他们明白,建设兵不同于战卒。建设兵的目标,不是打仗,而是种田,建房子,建作坊。
皇子虽然年龄小,但是锦衣玉食,周围人都很尊敬他,在这些曾经的叛逆群众眼里,如果能够让自己不冻死、不饿死,已经很好了。谁知道现在竟然还宣传说,将来都要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那是怎样的日子啊?
住得好已经实现了。房子都是自己建的,整整齐齐的土墙瓦房,每一家都一模一样。这是建设兵每日累得跟死狗一样,两万多人齐动手,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建设完成的。
里面确实比以前的茅草屋暖和多了。
随着房子建设完毕,春天到了,对西伐大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季节。
曹操被皇子任命为“屯田中郎将”。由于交通断绝,无法请示汇报,因此没有朝廷的背书,也没有印绶和封邑,不过,皇子本次出来是持节统军,本就有临机决断的权力,不完全算是乱命。
曹操不在意这个官职大小,只在乎自己能起多大作用,毕竟他是准备做出一番事业的。领命之后,他立即马不停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起渭水两岸的田地情况。
渭水两岸的冬麦苗已经开始抽条,去年冬天的雪,使得麦苗墒情挺好,长势挺旺。一眼看过去,绿油油的一大片接一大片。
春季正是耕地播种的好季节,只是农具少的可怜,畜力也严重不足,曹操按照皇子协提供的书籍,安排铁匠打造了一批农具,但根本解决不了大量使用的需求,田间劳力。全靠人力和木头工具在艰难使用,效率低下,严重拖延了垦田的速度。
曹操急了,求见皇子。
问明原因后,刘协长时间沉默不语。
必须要有大量铁制农具,这是近期农垦必备条件。但是武器在目前,仍起着震慑“建设兵”,维持秩序的作用,并且需要随时支援前方,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物资,不可能在此时“铸剑为犁”。既然武器不能化铁,就要起炉炼铁。
若是另外炼铁,就要有大量人手、工匠和铁矿石。在后世共和国,他清楚的记得,陕西的铁矿,主要集中在汉中一带,而关中铁矿并不多,且铁矿石的品质相当不高。倒是他依稀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父亲曾经在泾阳县铁厂做过一段时间会计。
父亲曾经说起过,泾阳的铁矿,属于什么太原组残积沉积铁矿。当时自己还好奇的问,那是什么意思?父亲笑笑,抚摸自己的头,说这是专业术语,你呀,长大了就知道了。
自己长大成年了,谁知又穿越了,可是父亲呢?
刘协痴痴坐着,想着另外一个世界,不禁悲从中来,差点流下眼泪。
曹操并不知道自己汇报铁农具不足,能导致皇子协想了那么多,导致失神落魄。他跪坐时间久了,见皇子协没有进一步指示,以为束手无策,就咳嗽一声,然后郑重提议,去长安城内强行搜集铁制器皿。
刘协听到咳嗽,微微一怔,忙摆手示意让曹操不要冲动。
刘协心道,这个时代的庶民又不是大户豪门,本就穷的要死,哪里有什么铁器?就对曹操道:“昔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后来黄巾乱起,朝廷四处平叛,豪门大阀结堡自顾,而羌人又伺机为乱,所到之处,杀烧掳掠,这些豪门见势不妙,就带着奴婢逃亡荆襄一带,致使关中广谟土地荒废,良田无主。现在羌人窥视三辅,危及陵寝,这长安城内外,能跑的都跑了,留下的都是跑不动的老弱病残,每日奄奄一息,能有一点铁器,也是最后的保命什物。我等西行击羌,本意是保境安民,最好不要再給他们雪上加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