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下菜单,凉菜类:酱猪头(猪爪猪尾巴)三拼、皮冻,猪肝儿(凉拌银耳)二拼、凉拌羊腱子肉、猪肉粉肠、蔬菜丸子(小米)、热菜类:红烧肉、溜肉段、溜三样、酸菜火锅(杀猪菜)、酱大骨头、羊杂锅、清炒羊肉、手把羊肉、小鸡儿炖蘑菇,红烧鲤鱼。就这些菜,量足。
没有吃完的菜分给贫困户,孩子多的人家。大家如有异议,现在可以说出来,咱好解决。大家异口同声“没有”。还有杀猪宰羊的事情,交给姜大哥,和我三叔负责,其他人打下手。一会儿抓回来就杀,处理完就放在场院哪个小房子里,今天哪里留人看守,不是防偷吃,是防老鼠。不能人没吃呢?让老鼠先吃了。场院上下午还搭棚子,谁去帮忙,管饭。
姜四叔您老受累,带领几个人把那个场院哪个房顶维修一下。还得麻烦您老给算算能容纳全村人吃饭的大棚需要多大面积,搭棚子需要多少苫布和钢管。这个棚子必须容易拆卸,不能拆卸,以后农忙时候没法用这个场院。材料咱买好一点的,建完以后就留着咱村红白喜事儿,逢年过节时候用。不光这个棚子,还有此次宴会上用的所有厨具,都可以免费用。四叔还有哪个屋子里放出厨具得架子,咱都一起做了。缺啥少啥,你列个单子,让李老二他们一起带回来。行,我现在就去,说完指了指后边的四五个年轻,你们几个跟我走。
半个小时后,材料清单列举完毕,并交给李老二。老二,咱需要不少东西,怕拉不回来,你多带几台车去。放心不是免费用。行,二叔,我带四台车去,就买这几张清单上东西,还有其他的呢?没有了,慢点开车,注意安全。
李老二加福哥一共八个人年轻的小伙子,开着4辆车,出发了。这可不是电动车三轮,这回是厢货车,可载三轮车几倍的货。他们出发后,家里杀猪宰羊,挨家挨户捐献了一些葱,姜,蒜,鸡蛋等等一些小料。孩子们看热闹,大人劳动,顿时村庄内热闹非凡。
二叔临时决定,再去别人家买一头猪杀了,犒劳今天干活的所有人。大厨呢?就是村里的婶婶,嫂子们。主要有李家老婶负责做菜,说起这个人,我得叫声老舅奶呢?小时候我可没少去她家蹭饭,做饭可好吃。也许是小时候吃太多好吃的,或者是继承我母亲的基因,所以选择厨师这行。
上午十点,他们一行人满载而归,一车,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车锅台、大锅、菜板。一车苫布,铁管。一车桌椅板凳。整整四大车,顿时场院热闹非凡。无论男女老少,也无论高矮胖瘦。在场的所有人都帮着卸货,没有一个闲杂人士。女人收拾东西,清理锅碗瓢盆,洗洗涮涮。男人支起灶台,搭起棚子、整理房顶。忙的是不亦乐乎啊!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一句话,“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一个小时后,一个宽四十米,长五十米大棚搭建结束。屋里屋外修缮完毕,还包括放厨具的架子。在房子东侧,支起露天的四口大锅。锅内杀猪菜香味儿飘飘,还有那煮肉的阵阵香气,使人口水三尺长啊!另一口锅香甜的米饭,还有儿时锅巴的味道隐隐约约飘过来,好似回到儿时时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