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这一声,仿佛天籁般地柔声,从门内传来。
闻其声,便知其人。
黎明闻声,便有些喜欢这种轻轻柔柔地声音。
门轻轻地被推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看似二十来岁的妇人,身着慢束罗裙,缓缓地走了过来。
“婢身,见过这两位少侠。”
她略屈着身子,对着黎明二人施了一礼。
黎明放眼看去,貌似看到某两个不该看到的东西,面色有些窘迫,把眼神看向别处:“那个……那个……起来吧。我刚才听到夫人的曲子,觉得甚是好听。所以,请夫人过来演奏一曲。”
妇人起身,提了提胸前的衣饰,接过黎明从怀里掏出来的一锭银子,放进了怀中,掩口笑道:“婢身着实不会什么曲子。刚才只是随口胡乱哼了两句。若有见怪的地方,还望两位少侠不要怪罪。”
“不怪罪不怪罪……”
此时,那妇人一开口便唱了起来,如同天籁一般,却令座下众人皆不免沉醉其中。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唱的正是王昌龄所作《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已经作词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令整个大唐诗风焕然一新,不少青楼歌妓,纷纷学习编曲。一般文人听曲助兴,必然提名。
“这曲子不错啊!”
听完这曲,黎明不禁拍掌,对着方芷芸笑道:“芷芸,你听得怎么样?”
方芷芸也被这曲子所沉迷,只是呐呐地回道:“嗯……好听……”
“啪啪啪。”
一阵掌声从身后发出,只见几个锦衣玉服,文质彬彬的公子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带头的公子,对着妇人行了一礼:“夫人的曲子如同天籁一般。在下听闻,扬州旗亭醉仙楼有一场声乐比试,夫人若不去实在可惜。那时候豪门贵族云集,若夫人拔得头筹,选中花魁,说不定会被当地州府看中,献于当今圣上,填补梨园空缺。再不济也能在州府府中作个坊家。”
夫人闻言,脸上流露出说不尽地喜色,下拜道:“多谢公子相告,婢身无以为报,再给公子献上一曲。”
“多谢了。”
那帮公子寻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那妇人张口又是一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又是王昌龄的《春宫曲》。
曲罢,人尽散。
妇人行了一礼,便先行退下。几位公子也同行离开了酒楼。
“叮叮叮……”
一串铃声从外面传了过来。
“黎公子,方姑娘。你们吃完了?”
铃口中叼着一串糖葫芦,手里还捧着一堆零食,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坐在黎明身旁,问道:“黎公子,听说扬州人满为患。能住人的客栈可不好找,这天都快黑了,你们找到住的地方了吗?”
黎明点了点头,说道:“房间我都订好了,就等你了。现在我们先在这里凑合一夜,等明天清晨,我们便去州府府上。”
翌日,清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