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回海州罗天该在上班的时间,却呆在了家里,自然引起罗伟和张茜的关心,罗天在家第一天晚上,就被罗伟叫到书房里询问了一通。
当罗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后,罗天并没有说什么,在沉思很久以后,才温声说道:“在家里息一段时间也好,你前一段时间发力太‘猛’了,过刚易折,十月份,部里要委托党校办个跨世纪人才学习班,到时候安排你进班学习一段时间。”
罗天点了点头,轻声说了句:“知道了,爸!”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从父亲的口中,罗天当然听得出父亲也并不赞同自己关于苏联解体的判断,可是父亲还是坚决地站在了自己这一边,在团中央那边让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父亲终于准备出手了,而且老头子打蛇向来打七寸,直接将自己安排进了学习班。
等到自己在学习班里完成几个月的学业后,再安排起工作来自然就能够进退自如了,进可以在团中央继续发展,参加完这种学习班后,按照惯例,在一、两年内便可以更进一步,自己将会有机会再次得到再次破格提拔的机会。退可以直接将自己调离团中央,不管是调到其他部委也罢,还是调往地方任职也好,都会是一副好牌。
对于罗伟的这番舔犊之情,罗天当然心怀感激,不过,罗天却知道,自己当前的“困境”本就是自己一手策划的,因为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精准了解,罗天自然知道,八月十九日,苏联将会发生戈氏被软禁的重大事件,随即苏联的形势将会急转直下,到时候,自己的前瞻性将会被一致认可,利用这次政治事件,自己也将会捞足政治资本。
当然,罗天的这次行动并不是孤立的,以当前罗天的能力,也不可能让这般有争议性的文章在华夏青年报这样的国家性报刊发表。
原来,罗天在一次和倪建强的聊天中谈到苏联问题时,倪建强对罗天的见解非常感兴趣,在和罗天反复讨论了苏联形势发展的可能性后,倪建强认可了罗天的判断,正因为如此,倪建强和罗天两人一起策划了这次“预言”事件。
也正因为如此,倪建强不但帮助罗天在青年报上刊登了全文,还在几天后出刊的最新一期华夏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和罗天遥相呼应。
正是有了倪建强这个后台大佬的支撑,罗天这才敢玩这么“悬”的游戏,真要是罗天一个人,就算是明知道事情必然发生,也不会出这个风头。
因为罗天知道,政路官途上,步步陷阱,就算是你到最后证明你是正确的,若是一个不小心,往往也会在证明正确之前被直接打趴,等到结果出来的时候,你也将永远没有机会享受这个正确的结果。
在家中呆了一个礼拜时间,处理完徐鸿兵和楚楚两边的事宜后,罗天便收起行囊,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直奔江东省海州老家而去……
小罗天的家在海州市区,海州是江东省最东北的一座地级海滨城市,虽然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这些年在经济大潮中却有些落后。
九十年代初,海州城还显得相当破旧,高楼没多少,马路也比较狭窄,就连城市规模,也远比华东省江南那些经济发达城市要小上许多。
小罗天的父母都是海州市属海州中学的高级老师,小罗天的父亲名叫罗海滨,今年五十二岁,在学校教高中数学。小罗天的母亲名叫李沁蓝,今年五十岁,在学校教音乐,小罗天的音乐好,大概就接受了老妈的遗传吧。
海州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一家中学,也是在省里排得上号的一家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能有一、两个考上华大和天大的同学,这在江东省中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小罗天也正是这家中学毕业的,小罗天因为家学渊源,从小到大就一直海州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当年参加高考时,小罗天甚至取得了江东省理科高考状元的好成绩,成为全海州的骄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