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罗磊从一个长安城指挥使调入洛阳城升任从二品兵部侍郎后,直到现在,罗磊都感觉好像是在做梦一般。
做了好多年长安指挥使,现在总算是熬出了头。不光是熬出了头,自己还平步青云,至少看起来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罗磊却知道,虽然自己此时在表面上是太子眼中的大红人,是“太子党”三个主心骨之一。然而,同被李炬一手提拔的齐弦才和许问比起来。自己这个让李炬捏着鼻子才认下的“心腹”,显然没有半点分量。虽然现在暂时没有什么情况,但说不定等到以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只有“太子党”一个势力后,李炬再来一手釜底抽薪把自己驱逐出这个圈子,那他罗磊,恐怕再也没有在洛阳城作威作福的资格不说,连这个兵部侍郎的位置能不能保得住,恐怕也得两说。
这半年来,罗磊靠着从经手的各地粮饷里刮油,赚了个盆满钵满。哪里舍得放弃这一块口中的大肥肉?罗磊已经考虑清楚了。就算是冒着被“太子党”排挤的风险,也一定要替自己再找一个靠山,至少,也得保证自己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坐得牢靠才行。反正,他罗磊对所谓的“权力”不感兴趣,只要有银子,那就什么都好说。
然而这个靠山应该找谁,却着实让罗磊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合适人选。要说朝中那错综复杂的势力倒确实不再少数,可他罗磊虽然眼下看起来仕途正顺,然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那些老牌势力自然是看不上这个没有什么深厚背景的家伙,更何况,自从自己来到洛阳城的那一天,自己身上已经被深深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就算有些势力对拉拢自己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但也不敢去触太子的霉头,毕竟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太子爷,必定会成为下一任的万岁爷。总没人会嫌自己官做得太久,去惹得未来的皇帝不开心吧?
这也让自认为自己实在是未雨绸缪典范的罗磊,愁得每天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眼瞅着年关将近,正是建立人脉的好机会,罗磊最近几天都在尝试着去朝中一些大佬家中拜年送礼。然而令罗磊失望的是,这些大佬们,不是称病就是推脱有事,好像不愿见自己一般。搞得罗磊是天天回家之时,脸上都没有什么喜色。
这一日,罗磊又提着一件件精心挑选的礼物,朝着那江南一派的苏党党魁,户部尚书刘恪理之父,前任中书令刘承书的宅子走去。这刘老爷子自四年前卸任了中书令以来,也不急着回江南老家安享晚年,而是留在洛阳城内,为他苏党的后起之秀们打点着关系。同时也用自己的影响力,时不时发表一些言论,从某些程度上,左右着朝廷关于江南一代的政策。
刘老爷子之前贵为中书令,自然在锦衣巷有着一处宅院,为了避嫌,老爷子将刘恪理从家中赶了出去,让堂堂户部尚书在外自立门户,自己和膝下几名孙子辈晚辈住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刘宅和他罗磊的罗宅相距并不算太远,罗磊也索性没有乘车骑马,选择徒步走向刘宅。
可就在罗磊即将要敲响刘宅的那道漆红大门之时,一辆同整个锦衣巷格格不入的马车,在那个昏昏欲睡的老车夫的控制下,停在了刘宅对面。
试问整个洛阳城中,有谁不认识这辆看似破旧实则分量极重的马车?那个上了年纪弱不禁风,一天到晚都在咳嗽的老车夫,在重人心中几乎早就变成了首辅大人的代言人。罗磊见到这辆车和这个车夫,哪有不大惊失色的道理?
好在车夫只顾着自己咳嗽,没有理会罗磊那道恭恭敬敬的目光。待他终于将嗓子中那口痰咳出来后,这才抬起头看了站在刘宅门口进退两难的罗磊一眼,挥挥手示意罗磊先忙自己的事。
罗磊这才长舒一口气,鼓起勇气敲开了刘老爷子的门。
过了大约两三柱香功夫,垂头丧气的罗磊在一起出现在了刘宅正门口。不出罗磊自己所料,刘老爷子并没有半点想要接见自己的意思,只派了个管事告诉自己刘老爷子偶感风寒不便见客,改日再登门答谢。是个人都知道,这登门答谢,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好在罗磊本就只是疾病乱投医,并没有抱太大指望,也算是没有太过于失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