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可能迪伦自己都没有发现——这才开始谈判不到五分钟,第一项条款就已经通过了。这种速度,比起其他正常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你争我夺,一耗就是半个多月甚至好几个月的速度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的光速了。
要问原因是什么?
第一,迪伦压根就不懂现代化的国际事务,满脑子都是帝国强权那一套,再加上本来也是个废物,所以随随便便就把底裤给卖了。
第二,吴鹏和刘文军其实在来这里的路上,也就是足足两天的时间,早就把一切都谈好了,现在的谈判说白了只是给迪伦做个样子而已,也让他有一点参与感,回去好交差。
第三,吴鹏清楚帝国的需求和底线是什么,也知道魔族方面的要求和底线是什么。在他眼里,这根本就不是谈判,而是一场买卖,双方明码标价、利益互换而已。而且双方的需求并没有本质冲突,所以要想双赢其实很简单。
经过第一轮的交锋,迪伦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本就不足的底气更显虚弱,彻底不敢吭声了。
刘文军看了看迪伦那个怂货的样子,顿时心里踏实了一大半,接着说道:“既然第一个条款已经没问题了,那我就说第二个条款了。”
吴鹏认真地点点头,装的还挺像。
于是,刘文军看着手中的纸,说:“第二个条件就是——帝国方开放圣津、神盾、炬火、园山、天河五个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允许我国商人在这五地通商,并设立领事馆且派遣外交人员。当然,帝国也可以向我国派遣外交人员,领馆可以任意选择位置。”
吴鹏像模像样地思索了一下,便点头了:“可以,双方条件对等,也无损于皇室威严。”
“迪伦先生,您以为呢?”刘文军问向他。
迪伦也点点头,说:“正如吴鹏所说,无损皇室威严,当然同意。”
“好,那就接着说第三条了。”刘文军说,“第三个条件是——协定关税。我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平等的贸易,所以关税也要一致,可以吗?”
吴鹏答:“没问题。只要双方对等,皇室不吃亏,就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这个条件在短期内对于帝国是很不利的,因为面对魔族合众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如果关税一致,那么帝国现有的经济体系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农业:帝国的农业依靠的还是人工和畜力的原始耕作方式,偶尔会加一点魔法力量求个雨啥的。可是魔族的农业是什么样的?工业化大机器成规模的生产,一个农民可以种上千亩的土地!而且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做保障,种出的粮食物美价廉。
如果关税一致,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魔族的农作物即便交了关税,价格还是比帝国农民种出来的便宜,而且量大管够。那帝国的农民怎么办?没办法,他们会破产。如此一来,底层的民众生活愈发艰苦,到最后连税都交不起,这层层压力最后都会堆到奥斯顿的面前,他会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