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太平洋太平洋,淡蓝色的海平面就好似块巨大的蓝色玻璃,平静而又一望无际;蔚蓝的天空,一架蓝白相间的波音客机在云层中穿梭。
商务舱,李真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还是掩不住精神上的兴奋,频频和好友张颖小声叽叽喳喳,叙说着一路上的见闻趣事,又不时和走道对过的青年男子说上几句话。
李真乘坐的是商务舱,周围几乎坐满了黑头发的中国人;男人西服革履,女人衣衫华贵,而且彼此之间都很熟悉。此刻大部分人因旅途劳顿,躺在舒适的座椅上昏昏欲睡,他们大多是同一个考察团的成员,来自中原大省豫州,其中几位领导坐的是头等舱。
这在九五年整个国家都极度渴求外汇的大背景下,需要花费不小,如此整个考察团的等级不言而喻,带队的是豫州省省委秘书长崔中华,团长是省委副书记陈援朝,副团长是郑中市市长李志达。
考察团一行名义上打的旗号是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招商引资,实则工作和旅游两不误,随行人员一半是相关领导的家属子女,至于费用的来源很简单,有的是下级企事业单位睁着喊着‘雪中送炭’,各种赞助费用五花八门。
考察团先是从北京起飞,经由日本东京加油后继续飞往旧金山,然后从旧金山转机,飞到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入驻大使馆。
和当地华人华侨开了几个联谊会,接下来在资本主义的天堂曼哈顿,双子大厦等繁华地带转悠了两天,又一路乘车参观了美国革命圣地费城,首都华盛顿等地,又乘飞机直达旧金山,停留了三天,只为了那名闻遐迩的好莱坞和金光大道。
这一趟行程从西到东,基本横跨了整个美国,时间长达一个月,这对于所有考察团成员及其家属来说,自然是收获颇多。
美中不足的是整个旅途犹如走马观花,途经二十几个大中小城市,‘时间紧,任务重’,留下了许多遗憾。
李真和张颖是考察团中的一抹靓丽风景线,两个女孩子年轻貌美,兼之家世相当,自热而然的成了好朋友。
1995年,台海危机尚未到来,大多数国人对于美国都有着深深的崇拜和向往,尤其是类似“读者”等良心杂志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中国本身又在经历着改革阵痛,大量国企陷入困局,因此在国人眼中,西方世界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
两个女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一直喜欢美国,这次又近距离的接触到美国大众的衣食住行,是以原本的名牌连衣裙和高跟鞋都被扔进了行李箱。
换上了新买的号称永不落伍的七分弹力牛仔裤,印着披头士乐队的宽松体恤衫,长长的下摆随意系上,露出洁白光滑的小腹,脚上换了双最新款的耐克旅游鞋。
无可否认,这一套装扮确实非常适合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尤其是她俩双腿纤细圆润,尽显亭亭玉立的诱人身段,看上去活力四射。
曹阳早就被坐在对过的两位美女大学生电的神魂颠倒,他不是没见过美女。说实话,李真和张颖的容貌并非顶尖,但是加上她们身上的背景,在曹阳眼中可以称得上是美若天仙了。
李真对于年轻英俊,谈吐幽默,知识渊博的曹阳有些好感,笑嘻嘻的讨论着美国见闻。这边曹阳绞尽脑汁的吹捧美国,以期给李真留下良好印象。
“我有很多同学留学美国各名校,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纽约大学都有,就是耶鲁和哈佛也有学长在读,要是你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尽可以找我咨询。”
“中。”李真眼睛一亮,不自觉的带出本地方言习惯,摸着柔顺的发丝,“我喜欢纽约大都会的时尚,要是能在纽约留学,那就太好了。”
曹阳心里一紧,暗骂自己说话不经过大脑,一来他根本没有能力和金钱投其所好,二来假如能和李真交上朋友,出国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几乎等于煮熟的鸭子飞了。
“人生地不熟的,出国留学还是要慎重些。”曹阳酸溜溜的劝慰道,同时脑海中飞快旋转,想要不着痕迹的换个话题。
正在这时,张颖饶有兴趣的指着坐在右侧靠着窗户的陌生男子,对李真小声道:“你瞧,他看的是英文版大部头。”
李真扭过头去,果然那年轻人神色专注的看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他的侧面轮廓非常好看,鼻梁很高整个五官非常有立体感,气质干干净净,有些崇拜的道:“真厉害,他是留学生吧?咦,他的年纪好像和咱俩差不多,大学还没毕业吧?”
目前出国留学的风潮方兴未艾,随着一批人先富起来,对于出国留学有了旺盛需求,因此公派留学的比例正在缓缓逐年下降。但是即使是自费留学,一般也是要等大学毕业以后,而能够高中毕业直接到外国上大学的很稀少,并不多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