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辇按落云光,顾承走下,就见火云洞前,挺生秀柏,屈曲苍松,一副飘渺清宁,不显尊贵,仿佛寻常仙家洞府一般。&p;1t;/p>
有童子引路,顾承入洞,宽阔朴实,气势恢宏,却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天然宫殿。&p;1t;/p>
正中心的云床上,坐着三人。&p;1t;/p>
当中一位为老者,青袍素衣,顶生二角,目光淡然,是圣皇伏羲;&p;1t;/p>
左边一位为中年,披叶盖肩,腰围虎豹,目光慈和,是圣皇神农;&p;1t;/p>
右边一位为壮年,尊贵威严,明黄帝服,目光锐利,是圣皇轩辕。&p;1t;/p>
顾承近前几步,躬身行礼:“见过三位圣德帝主!”&p;1t;/p>
三皇坦然受之,也齐齐起身:“礼敬人皇陛下!”&p;1t;/p>
顾承敬的是三皇兴人道,三皇欣慰的也是人皇兴人道。&p;1t;/p>
双方坐下,伏羲道:“陛下平内乱,却外敌,四海皆服,万民称颂,人界有帝如此,我三人甚感欣慰,然伐天之事,可曾思虑妥当?”&p;1t;/p>
开门见山,却无质问之意,只为释疑。&p;1t;/p>
顾承道:“朕已深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神也在万物之中,却自比于天,朕领人族伐天,一为不拜仙神,人族自强,二为重定天界,令三界回归秩序平衡!”&p;1t;/p>
神农问:“末法之劫已现,若借陛下伐天之战,推动大劫,寂灭三界,又当如何?”&p;1t;/p>
顾承道:“畏之所依,依无可依,难之所避,避无可避。”&p;1t;/p>
轩辕问:“凡战者,未虑胜,先虑败,伐天之战,胜如何,败又如何?”&p;1t;/p>
顾承道:“示敌以强,胜则回,败则退。”&p;1t;/p>
短短十个字,圣皇轩辕略一思忖,已然露出赞许。&p;1t;/p>
从登基大典,立志伐天开始,至今有不短的时光,建元洞天内时光流逝不同,更是过了数百年岁月,人界大军却一直未动。&p;1t;/p>
只因顾承不急。&p;1t;/p>
该急的是天界。&p;1t;/p>
仙神实力固然强大,却是巅峰,进无可进,盛极而衰,人界起初弱小,可一旦团结向上,提升的度日新月异,那种奋起直追的势头,足以让仙神都感到威胁。&p;1t;/p>
所以灭三凶之战,示敌以强,仙神才会相信。&p;1t;/p>
不过人界要有自知之明,比起天庭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哪怕是大胜,也切勿以蛇吞象。&p;1t;/p>
胜则回!&p;1t;/p>
至于败则退,就更简单了,天庭即便获胜,胆敢冒着落入埋伏的危险,奋起追击么?&p;1t;/p>
不敢!&p;1t;/p>
早在开战前,顾承就有全局的安排,第一次伐天之战,注定不会有辉煌的大胜,也不会惨遭大败。&p;1t;/p>
不错,是第一次。&p;1t;/p>
伐天伟业,远不是一次大战能够结束的。&p;1t;/p>
短短的交流,三皇放下心,换成顾承问:“三位圣皇陛下相邀,有言关于大禹九鼎之事,难道其中的五鼎,正在火云洞中?”&p;1t;/p>
“不错!”&p;1t;/p>
伏羲挥袖,五道光芒耀起,其中各有一座巨鼎沉浮。&p;1t;/p>
但顾承从中,却感受不到强大的气息,目露奇色。&p;1t;/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