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宫湦七年(前775年),尹国尹邑尹公宫内。
尹吉甫去世,尹伯封立。
留地郑伯宫内。
郑伯友对一名大夫吩咐道:“子立刻前往郐国,让宋安。。。”
“诺。”大夫领命而去。
郐都郐邑宋安府邸内。
郑大夫对宋安说道:“国君命宋子将郐之良臣、豪杰及辩智、果敢之士的姓名全部书于玉策,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然后。。。”
宋安随即取出玉策,将郐国良臣、豪杰及辩智、果敢之士的姓名,以及所赏赐的官爵之名和郐国良田一并写在了玉策之上。
是夜,郑大夫与宋安在郐邑城门外设坛,又挖坑将玉策置于其中,浇上牲血,并掩埋,制造出了盟誓的场景。
翌日,郐邑郐君宫燕寝内。
宋安慌张地来到叔妘面前禀报道:“夫人不好了,郐国发生了内乱。”
“啊?怎么回事?”叔妘闻言大惊道。
宋安随即说道:“昨夜有许多大臣与郑人在城门外盟誓,将要与郑人里应外合攻打郐国。”
叔妘闻言大为震惊,对宋安的话深信不疑。
“君可将此事禀报给国君?”叔妘又向宋安询问道。
“尚未禀报国君。”宋安答道。
“君为何不向国君禀报,而禀报于我?”叔妘有些疑惑地问道。
宋安解释道:“安是想将此功劳送给夫人。”
叔妘闻言大悦,随即妩媚地说道:“君有此心,妾定不会亏待君。”
叔妘正准备前去向郐君禀报内乱之事,这时宋安又说道:“夫人可先命人前去将众大臣与郑人盟誓的玉策掘出,带着玉策前去禀报国君。”
“善。”叔妘点头同意道。
随后,叔妘便派人将郑大夫与宋安埋藏的玉策挖了出来,然后带着玉策找到了郐君。
“国君,昨夜有大臣与郑人在城门外设坛盟誓,妾已将盟誓的玉策掘出。”叔妘说完便将玉策呈给了郐君。
郐君看了玉策后勃然大怒,并没有对玉策的真实性产生一丝的怀疑。
郐君当即下令道:“将玉策上的人全部处死!”
留地郑伯宫内。
一名大夫高兴向郑伯友禀报道:“禀国君,郐君已尽杀其良臣、豪杰及辩智、果敢之士。”
郑伯友闻言大喜,随即下令道:“立刻征集兵士。”
“诺。”大夫领命而去。
此时,周王室及诸侯国施行的是征兵制,男子年满二十岁便要参加军事训练,年满三十岁便可充当正卒,年满六十岁才可免除兵役。
当兵士集结完毕后,郑伯友便在太庙为兵士分发兵器、甲胄以及战车。
郑师整装完毕后,郑伯友又举行了誓师仪式。
随后,郑伯友便率军开拔,朝着郐国疾驰而去。
郐都郐邑郐君宫内。
一名大夫慌张地向郐君禀报道:“国君不好了,郑人来袭。”
郐君闻言大惊,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然而这时郐君才发现,郐国已经没有了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良臣、辩智之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