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周王宜臼便迁都于洛邑。
洛邑有二城,东为成周,西为王城,周王宜臼居王城。
洛邑王城周王宫内。
周王宜臼思考到:申、鄫两国皆在洛邑以南,洛邑以北尚且空虚,我得拉拢晋国才行,如此才能保证洛邑的安全。
于是,周王宜臼便锡命晋侯仇为卿士。
旬日后,周王余臣突然派虢公翰等诸侯率军攻打洛邑。
洛邑城外。
申侯、鄫侯率军抵御虢公翰等,虢公翰等来势汹汹,眼看申、鄫两国之军就要败下阵来,这时晋侯仇、卫侯和、郑伯掘突、西陲大夫赵开等率军赶到了洛邑,虢公翰等败退。
洛邑王城周王宫内。
周王宜臼愁眉苦脸地想到:晋侯、卫侯、郑伯、赵子救驾有功,晋侯刚被我封为卿士倒可不必再嘉奖,不过卫侯、郑伯、赵子必须嘉奖才行,不然将来谁还愿意来救驾?
可是如今我只有洛邑方圆数百里之地,实在没有多余的土地用来封赏,而且我也没有财帛可以用来赏赐,我该如何嘉奖他们呢?
周王宜臼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想到:对了,我可以封卫侯为公,封赵子为伯。王室在泰山附近有祊邑,我可以将祊邑赐给郑伯,允许郑国祭祀泰山。如此一来,既不用赏赐王畿之地,也不用赏赐财帛,便也能嘉奖功臣。
于是,周平王便封卫侯和为公,封西垂大夫赵开为伯;将祊邑赐于郑国,允许郑国祭祀泰山。
汧邑。
赵开以秦嬴(秦非子)初封之地秦为国号。
周王宜臼二年(前769年),秦都汧邑秦伯宫路寝内。
秦伯开突然想到:既然郑人可以祭祀泰山,那么我也可以祭祀少皞之神。 w.kshom
于是,秦伯开便对一名大夫吩咐道:“卿立刻前去作西畤,以祠白帝。”
“诺。”大夫领命而去。
洛邑王城周王宫路寝内。
一名大夫向周王宜臼进言道:“天王,秦伯开作西畤以祠白帝。《礼》曰:‘‘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秦伯开祠白帝乃是僭越之举,天王应谕止之。”
周王宜臼眯眼想到:如今余臣在携,若我制止秦祠白帝,万一秦转投余臣就不好了。
于是,周王宜臼便对大夫挥手说道:“予一人知道了,卿先回去吧。”
大夫闻言便知周王宜臼并不打算制止秦祠白帝,叹息了一声后便告退了。
大夫离开后,周王宜臼突然又想到:如今西戎强盛,我得想办法削弱西戎的实力才行。秦、晋靠近西戎,我可以利用秦、晋来削弱西戎的实力。宗周以西多为戎人侵占,我可以将邠地和岐地分别赐给秦、晋,如此便可挑起秦、晋与西戎的纷争。
于是,周王宜臼便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周王宜臼三年(前768年),洛邑王城周王宫路寝内。
周王宜臼沉思到:如今申侯、鄫侯、晋侯掌握着朝政大权,申侯与鄫侯为朋党,晋国恐怕难以牵制申、鄫二国。郑国自郑桓公吞并郐国后便实力大增,我不妨重用郑伯,如此一来晋在北,郑在东,即使申、鄫有不臣之心,也能保洛邑无虞。郑桓公曾为司徒,我便封郑伯为司徒。
于是,周王宜臼便锡命郑伯掘突为司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