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宜臼二十八年(前743年),郑都郑邑郑伯宫路寝内。
郑伯掘突病重,申姜再次向郑伯掘突请求道:“请公改立段儿为世子。”
郑伯掘突当即怒道:“咳咳!叔段才十二岁,如何肩负社稷?况且太子聪慧,才能出众,又无过错,怎么无故废黜?此事休要再提!”
申姜见郑伯掘突发了怒,便不敢再言。
旬日后,郑伯掘突病逝,谥号为“武”,时年十五岁的世子寤生即位。
洛邑王城周王宫路寝内。
周王宜臼收到郑国的讣告后便想到:我可以继续以寤生为卿士,以此来制衡申、鄫。
于是,周王宜臼不仅派出使者前往郑国赐赗,还锡命郑伯寤生为卿士。
郑都郑邑郑伯宫内。
武姜(申姜)向郑伯寤生请求道:“请国君封叔段于制。”
“制邑险要,而且虢叔曾死在制邑,叔段居之不吉。”郑伯寤生笑着说道。
武姜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郑伯寤生见状便又说道:“他邑我定唯命是从。”
武姜闻言脸色稍缓,随即说道:“那请国君封叔段于京邑。”
“诺。”郑伯寤生同意道。
于是,郑伯寤生便封公子段于京邑,时人谓公子段为“京城大叔”。
随后,大夫祭(zhài)仲来到郑伯寤生面前,谏言道:“采邑都城超过百雉乃是国之害也。先王之制:采邑的大都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超过了国都的三分之一,非制也,君将无法承受其带来的危害。”
郑伯寤生无奈地耸肩说道:“姜氏非要如此,如何能避免危害?”
祭仲见郑伯寤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便又急忙劝说道:“姜氏偏爱叔段,怎会满足于此?君不如早做安排,避免姜氏和叔段的贪欲滋蔓,他们的贪欲一旦滋蔓,便很难对付了。蔓草尚且不好铲除,更何况是君之宠弟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寤生说道。
祭仲还想继续劝说,这时郑伯寤生抬手说道:“子不必再言,此事就这么定了。”
祭仲闻言便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楚国楚山。
一名男子在山中搜寻着什么,男子为卞氏,名和。
只见卞和不断地捡起地上的石头观察,然后又扔掉。
卞和再次捡起一块大石头观察了起来,当卞和仔细观察一会儿后,便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卞和随即如获至宝般地抱着石头回到了家中。
随后,卞和带着石头来到了楚子宫外。
“我有玉璞献于国君,还请通禀。”卞和抱着石头对宫门外的侍卫说道。
侍卫一看卞和怀里抱着的石头个头不小,若真是玉璞的话便价值连城,于是侍卫便立刻进宫通禀去了。
不一会儿,侍卫便出来将卞和带进了宫。
当卞和将石头献给楚子眴后,楚子眴便召来玉人相玉。
玉人鉴定过后,便对楚子眴禀报道:“国君,这就只是一块石头。”
楚子眴闻言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刖(yè)了卞和的左足。
随后,卞和便带着石头,瘸着腿回家去了
周王宜臼三十年(前741年),楚都楚子宫内。
楚子眴去世,号曰蚡冒。
楚子眴之弟熊通发动宫变,杀楚蚡冒世子,自立为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