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时空。
宇宙,金乌系。
此星系因金乌这颗散发烈焰的星体而得名,后被一旁蔚蓝星球的土著称为“太阳”。
旁侧一颗星球与太阳大小相同,除一红一蓝二色有差异外,整体总面积不相上下。
“蓝星”
水蓝星球土著们为母星的命名,在这颗仿若星空水灵珠之上生活着一群生物,自称为万灵之长的“人类”。
“人”一个人类自认高级的词汇,蓝星上的人类来历未知,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智慧,相比于地上大多凭借本能行事的动物们,人类以智慧创造工具并使用,单就这一点而言无愧“万灵之长”称号。
有了智慧,那便有了每个个体大不相同的思维,再加星球上每个种族特征不一,各个相同一类的人种便一一组成了部落。
部落逐渐发展为城池,随着诞生与聚集的族人愈发的多,出类拔萃的人类汇聚一堂,最终成立了国家。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国称都在变化。
茹毛饮血的时代终究会过去。
蓝星历20纪元25年。
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穿街过巷的人类穿着得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交通工具新旧交替,其中汇聚了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无数心血。
恒古长存的蓝星进入了科技时代,其中翘楚有几个国家。
西半球大陆板块的熊国、鹰国、德鲁国、铁塔国、英达国等等。
位处东半球的板块则有龙国、高丽国、白旗国、以及月国。
其中龙国较为特殊,除了科技化的高度发展,同时还保留了自古以来尚武的风习,国内教导武术的学校基本每个城市都有。
此国造成尚武原因,则是源于埋藏岁月的往事,锋笔下刻满斑驳的一册经书,一笔一划记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书中如山之大的陆行兽,被撰写者称为了“妖兽”,随着此人足迹遍布星球每个角落,才发觉世上有空中禽妖,水中普遍大如战舰的水妖,以及千奇百怪的陆地妖兽。
所见妖物被撰写者一一记下,统称为-妖
妖类有三,陆妖被撰写者记为[山之册],水妖被记为[水之册],禽妖被记为[空之册]。
三册详细记载了蓝星各地山川异域的特征,撰写者还将各种妖类的形态、能力、特征一一记录。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吃法。
三册合一,并为一名,称为[山珍海味经]
现代科技何其发达,从各种渠道阅读这本经书的人多不胜数,其中部分好奇心重的人类突发奇想,将经书记载的古地点特征与现代一一对照。
结果他们发现经书写的内容,赫然印证了撰写者真切踏足了整个世界,除了某些地域随板块有了些许变化,大部分书中内容记录为真。
经书所属的龙国网络中,自二十五年前便多出了许多的猜测帖子,其中大部分都是结合了经书记载,以及动身前往探查地域的人所发。
高达发展的科技下,行空的飞机不过几天时间,就能将世界各地飞了个遍,蓝星之外绕星飞行的卫星,时时刻刻都能观察地面每个角落的变化。
“真的假的?”网友们各自猜疑,网络中的热帖令他们分不清真伪,按帖子发布者所言以及给出的数据,山珍海味经的撰写者岂不是走遍了全世界?
不过7月3号至13号的帖子,十天时间硬是被龙国网友推上了各大网站热点,起因则是网友们调出卫星即时景,仔细对照了发帖者说的各地形态特征,一一印证了发帖者不是骗子。
问题来了。
网友们产生了疑问,既然山珍海味经的记录真实存在,那么撰写经书的人,又是如何凭借一双脚,以及短短不过百年的一生,一字一句写下这本神奇的经书?
有人认为经书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用尽一生书写。
也有人不认同这些观点,觉得更有可能是一人所书。
毕竟经书字体字迹,以及横竖撇捺的笔法习惯,书中文字从头到尾都一模一样,根本分辨不出是几个人写的,所以很大概率是一个人所书。
网络中就本经书的争论分成两大派系,一个现实派系认为几代人所写,一个掺和了点玄学派系,则认为经书文风字迹都证明是一个人写的。
纷争就此拉开,热爱古文学的人少有污言秽语,大多就事论事各执一词争论,两边派系就各自的观点吵得不可开交,据理力争。
现实派结合各种“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及“这星球与太阳一样大,不可能有人用一生走完”等因素,发布了更符合人类能力逻辑的帖子。
至于玄学派玩的可就骚了。
他们其中手眼通天的人请出了古文学专家,任职于龙国天南大学的任平生教授。
老教授快到古稀之年了,被兴师动众请出山,年纪大了也不太会操作网络这些东西,只能让手下研究生帮自己录了个视频。
经过普丑生精心配上字幕后,视频最终发布到了咕哩咕哩,作为已经向科普类转型的一个大型网站,咕哩不愧为众多学者汇聚之地。
在位不敢素餐的咕哩主管大手一挥,命手下员工将视频放到了首页,并且还很有格局的加上了一个小程序改动。
观看此视频并不需要开通大会员,只需要观众五分钟后交付一毛钱即可继续观看。
而视频的所有付费收益,以及网站趁机推销[山海经]书籍小广告的分成,咕哩都会派人联系上传视频的普丑研究生。
后将收益的钱一并打到任平生教授账户里。
咕哩主管这一系列操作,成功引起了网友们的好感,同时为了满足他们对山海经的好奇心,纷纷从其他站点转投咕哩咕哩。
其中大部分网友刚注册,便喊着“十年老粉,不请自来”的口号,一并涌入了名为[汪是一只猫]的普丑研究生账号。
视频一点开。
首先是一面书架印入眼帘,视线一低,镜头前放着张刻满岁月斑驳的书桌,木制桌子呈黄褐色,边沿被虫蛀的有些不成样,留有许多筷子粗细的小孔。
整张桌子干净整洁,看得出时常被人细心擦拭,木质层因渗水而留有几处巴掌大褐迹,看上去有些不堪入目,表面却光滑无比。
并非打蜡抛光的色泽,看着更像是被人日复一日擦拭,年复一年使用,几十年熏陶书香而成。
桌如镜亦如心。
或许单这一点便是任老教授想对网友表意,以此表达自身心如明镜有学识,并非虚长年岁、不长学识的“砖家”营销号之流。
网友们对着桌子看了又看,眼见视频里室内环境简陋,不禁感叹任老不愧为一流大学教授,整个房间质朴而整洁,想必是个袖中藏书万卷介阅的人。
此时视频进度条刚过两分钟。
一人忽然从右侧缓步走入镜头,将手里一叠A4纸放在桌上,反手拉开桌边椅子躬身拍了拍,回身面朝镜头坐下。
任平生教授不复网友们猜测那般闭门究学,并非是个古板的老学究,上身穿着黑色涤纶外套,下身是条黄色的长裤。
极高的镜头清晰度下,他一身衣物面料看起来不太考究,整体呈哑光色,并且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多处起丝。
老教授一头花白短发,戴着个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双眼浑浊而有神,塌鼻梁、国字脸有些皱褶,整个人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大家好!”他一抬手,却如孩童笑的乐呵,面朝镜头推了推镜框:“咳~”
“想必大家都不认识我这众所周不知的人吧?”
“没错,我就是今天视频的讲解人,现于天南大学任教授一职的任平生,感谢大家能够前来听我分析古文学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