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人才难得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夷陵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在这里,刘备也终因此战饮恨而死。
此战,杨道生与陈普环后商议采取水路并进方式,先以迅雷之势,攻克敌军设置在江北的白沙要点。
只要拿下此要点,通往夷陵的大门便畅通无阻。杨道生正式下令起兵夷陵,陈普环水师由枝江出发,逆江而上。
萧峰的大军在此战中负责押运粮草,及以防敌军偷袭江陵,还有就是部署对远安、当阳的作战计划。而如今这计划已暂缓,那么萧峰眼下的要事押运粮草往前线。
杨道生出发西进,沿长江北岸进击夷陵军白沙要点。由于沿途尽是丘陵和平原地带,不怕许绍设伏,所以大军行军速度自是比寻常快。
攻打夷陵自是以水师为主,只要破了夷陵水师,便可占据水上交通,而梁军的粮草也不会担忧供给不上。
杨道生率军度过沮河后,于当日夜里,水陆夹击,一个时辰内攻破敌军白沙要寨。此战恰当的选择进攻时机,以水军突袭与两岸步、骑兵此战协同攻击,速战速决,取得首战胜利,为攻打夷陵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军并以此为根据,进可攻退可守,窥测敌军。
杨道生召集众将至大帐,笑道:“陛下传旨来说道,将从九江抽调水师五千前来增援,配合我们攻打夷陵。”
陈普环疑虑道:“攻打九江的水师本来就捉襟见肘,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加艰难了。”
杨道生笑道:“张帅已顺利拿下九江。”
陈普环喜道:“这么快,我还以为必会和楚军在九江相持一段时间呢。”
杨道生道:“那巨鲲帮的云玉真是水战的高手,此番得他相助,张帅才事倍功半。别说这个了,我们进入正题,往下一段水道,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我军逆江攻击夷陵水师,怕是有点麻烦,陈兄可有把握。”
陈普环显得甚为自信,说道:“杨兄无忧,我军兵力占优势,加之士气正虹,取胜绝无问题。”
杨君茂不以为然,摇了摇头,说道:“这可难说,往后的路越加不好走,许绍开仓赈给,甚得人心,流民自行归往夷陵者数十万,如此之人自然得将士卖命。”
杨道生笑道:“杨小兄不必多虑,只需据守白沙要寨,供我大军粮草不断便可。按照原先部署,一路从江北,一路从江南,扫清夷陵城方圆百里的各个城镇据点,然后合围夷陵,到时不怕他不降。”
杨君茂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请命道:“属下愿领所部据守白沙要寨,接应从枝江而来的粮草。”
杨君茂虽有杀敌之心,但是他也明白,这些水师如能顶住夷陵军顺流而下的攻击,保证大军粮道畅通便已经不错了。
大军两路分击,先后攻克夷陵东面的宜都与南面的长杨两城,五日后,大军兵围夷陵,这一切似乎都太顺利了,夷陵城外的据点如落叶般被扫掉,毫无一战之力。
此时的夷陵处于杨道生围困之下,杨道生指挥部队,环绕夷陵城,列营数十座,可谓旌旗蔽野,尘埃连天,鼓声连天闻数十里。杨道生意绪越发骄横,以为大功即将告成。而杨君茂也将大营推进至宜都,放弃白沙要寨。
雨将住,风未定,一艘船自东向西溯江而上,船只划破江面,却划不破天地间的寂寞。
萧峰打了一个哈欠,喝下一口闷酒。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小鹤儿懂他,一直都不懂。所以她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什么都没说。有时候她觉得她跟他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有时候她又觉得她跟他如此的心意相同。
枝江属三峡之末,荆江之首。西接夷陵,东邻江陵。
萧峰出的舱门,长长输了一口闷气,见萧阆亲自来接船,开口便问道:“这里一切还好。”
萧阆道:“我们不用上前线打仗拼命,自然一切还好了。”接着向阿青施礼笑道:“鹤小姐安好!”
小鹤儿回礼笑道:“萧将军安好!”
萧峰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不满的情绪,微微笑了一下道:“你是在怪我没有向陛下争取出兵的机会。唉,其实押运粮草也挺好的。”
萧阆道:“我并没有怪将军的意思,其实江陵尚不稳定,陛下不用我们也是情有可原的。”
萧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很多,不必着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