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返回巴陵萧峰将缸里的酒喝个底朝天后,放下酒缸,笑道:“从未有人让萧某喝的这般痛快,痛快!”
范卓叹了口气,然后哈哈大笑道:“自我出道以来,尚是首次有人让我上三十斤。痛快,痛快!我范某算是心服口服了。”
萧峰想不到范卓如此直率,丝毫没将输赢放在心上,甚为其折服,道:“喝酒就是图个痛快,何必计较于得失,范帮主你这人够痛快,这朋友我可是交定了。”
范卓眼睛一亮,笑道:“说得好!萧老弟这位朋友,我范某也交定了。前些日你火烧碧漪楼之事,以后谁也不要提起!”
萧峰愕然,也是个痛快人,笑道:“范兄这份情,算是萧某欠你的。不过眼下在下还需有重要的件事劳烦范兄!”
范卓道:“兄弟尽管道来,看看我能否助你一臂之力。”
萧峰道:“此事非常容易,就是舍妹......”
萧峰一开口,范卓便知是什么事了,打断道:“萧兄可是说跟你同来的那位小姐。”
萧峰欣然道:“正是!”
范卓道:“三天前,我底下弟兄曾在码头到她的身影,后来便没见过,估计这会已经离开了。”
萧峰欣然道:“我起初还生怕她落入朱媚之手。”
范卓道:“这肯定不会,因为朱媚跟香玉山都是先她离开成都。以我之见,你这妹子估计是个隐匿高手,否则我手底下的人,定不会不知其藏身所在。起初我还道萧兄也就离开成都了,没想到还能在此遇见你,哈哈,险些就错过小兄弟这样一位朋友。”
萧峰知道小鹤儿没落到朱媚手中,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放下了,同时心知小鹤儿曾有过四处逃匿的经历,经验独到,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笑道:“范兄所言极是,清秀小姐,再为我们弹奏一曲。”
筝声再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在江陵与萧阆会过面后,顺便问了一下他的伤势,见其早已无碍,船只继续向巴陵进发。船只使至石首时,岸上蹄声轰鸣,张和、李进、刘仁轨率十余骑追至,然后三人只身登船。
四人畅叙离情,接着张和忿道:“夷陵之战,萧阆寸功未得,却被授予江陵总管之职。我等追随大将军拼死杀敌,却连半点赏赐都没有,还被调离江陵城,分派于石首、监利,更可恨的是沈许两位将军还身陷囹圄。圣上如此有失公允,实令人难以为其效力。”
萧峰心中愧疚,道:“都是在下累的,此番进巴陵,我拼死也要为你争取功劳。”
张和摇头道:“大将军不必愧疚,其实那杨道生夷陵战败本就难逃一死,萧铣不过怕大将军趁机做大才借此事压将军。”
萧峰心中凛然,想不到这张和对形势看的如此透彻。
李进冷然道:“萧兄,你一句话,一万七千多颍川弟兄可再次亡命天涯。”
萧峰将目光移往李进,此人三十岁左右,却不蓄胡子,面色有点黝黑,平常敦厚老实、沉默寡言的他,此时目光坚定,坚毅异常。
当日沈柳生被杀,萧峰昏迷不醒。朝堂之上,一片遣散颍川残军的声音。此人凭着惊人的毅力,与宫门前长跪九日,才得以将颍川军保全下来。
萧峰心知他的话便是颍川众弟兄的话,心中大是为难,因为他实不愿有人为其受累。
李进不可能平白无故说出这句话,何况还是张和在场的情况下。果然,李进话音刚落,张和便沉声道:“自从与颍川的兄弟们合并一军后,我张和便视颍川弟兄为一家人。所以只要大将军一句话,我手下一万五千多人便与颍川弟兄同进退。”当初张和归萧峰调遣时,不过区区几千人,可如今已扩军一倍,可见大梁这几月来扩军速度之快。
萧峰心下既无奈又欣慰,道:“你们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我回巴陵时摸摸情况再做决定。”目光移往一直没说话的刘仁轨,道:“仁轨,你跟我一起回去。”
刘仁轨愕然,露出诧异的神色,道:“是!”
两人起身道:“我等恭候大将军佳音。”说着离船而去。
船抵巴陵,萧铣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如此翻天覆的变化,纵使曾贵为南院大王的萧峰也不禁生出一丝感慨。其中自然不会少了张绣、雷世猛、香玉山等人,其中有一人,便是打了胜仗回来不久的董景珍。
董景珍年约四十,是瘦高个儿,方脸大耳,脸上线条分明,下巴兜起突出,眉浓发粗,长相继为威猛。身为大司马,位列三公,还身兼潭州总管,出镇长沙,拥兵十余万,地位自不是萧峰所能比拟。
萧铣哈哈大笑,道:“人人都道武阳侯必会离我而去,但我却坚信武阳侯必会返回大梁。”
萧峰心中冷哼,违心下跪行礼道:“罪臣萧峰特向陛下请罪,还请陛下宽恕!”
萧铣亲自将他扶起,笑道:“武阳侯可知你所犯何罪!”
萧峰躬身答道:“第一,未经军令擅自出兵夷陵;第二,未经请示擅自放走李秀宁;第三,未得皇命擅自处死宋王。三条大罪,条条藐视皇威,还请陛下降罪!”说着又跪了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