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场合下,卫冕再多说废话也没什么益处,面带微笑的驱马靠向街道旁边。
他大概能猜到董卓在马车上说过什么话,显然刘协动心了,愿意与董卓合作。
既然如此,卫冕并不劝谏刘协,不过他对丁原的处境仍然心存疑虑,旁敲侧击的问道:“董卓,你的赤兔马呢?”
董卓得意的笑道:“怎么?你对赤兔马也感兴趣?要是你早点问的话,说不定吾心情大好转手就送给你了!但是现在已经太迟了,吾已经给他找了一个更好的主人!一员虎将,以一敌百,恐怕你那什么徐晃也比不上啊!”
“那倒是可惜了,臣恭送王爷大驾!”卫冕心下了然,看来丁原还是没能逃脱一死,吕布已经归顺于他。所以他的底气才这么硬,急匆匆的找到刘协,火急火燎的准备着发动政变。
董卓加吕布,这样的组合想要从外部突破真的是相当困难,想一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场景,虽然有各路诸侯内斗的原因,但是吕布的凶悍和西凉军的强劲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只从战术的角度来讲,卫冕现在还有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下手为强。趁牛辅、吕布大军还未抵达洛阳,先将洛阳城内的董卓连根拔起,到时候西凉军群龙无首,势必溃散。
但是他倘若这么做的话,必定落人口实,他卫冕坐实一个不能容人、贪权弄权的骂名肯定是必然的了。一个处理的不好,他绝对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落得董卓一样的下场。
如果不先下手为强,那就是白白等着董卓慢慢做大,羽翼渐丰。等他完全成长起来,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退维谷,就是卫冕目前处境的最好写照。
信马由缰,卫冕就这样在街上游荡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依旧如寻常一样,显然没有预见即将到来的祸患。
“舟停绿水烟波内,家住深山旷野中。偏爱溪桥春水涨,最怜岩岫晓云蒙······”忽然,一首高歌从耳畔传来,惊醒沉思的卫冕。
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年级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亲自驾着牛车,缓缓而行,放声歌唱。
刚才歌词之中一股隐士之风,卫冕还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看破红尘的老道士。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卫冕一抖马缰,迎了上去,伴着牛车缓缓前行,同时出言问道:“这位兄台,我听你的歌词曲调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为何不图齐家治国,反倒向往起山野生活了?”
年轻人冲着卫冕拱手还礼,笑道:“君岂不闻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如今乱世将起,强求治世宛如逆天而行。君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命数之所在,强求不得,既然天下大乱在所难免,不如寻求一山野僻静处,安享此生则已。”
卫冕看得出来,这家伙肚子里是真有货的,不想就这么放他走,开口问道:“但是同样有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兄台以为如何?”
年轻人闻言忽然转头看着卫冕,看了一会儿之后,笑道:“有能力在乱世为天下百姓尽人事的人可不多见,不知君尊姓大名?”
“卫冕,字仲道,兄台你呢?”
年轻人赶紧停下牛车,下车拜道:“在下崔州平,不知大将军驾到,之前多有无礼,望乞恕罪!”
“你就是崔州平?”卫冕大喜过望,没想到在街上先逛一圈,也能碰到一个名士。而且这个名士可不一般,乃是与诸葛亮、徐庶都交好的朋友,并且很得诸葛亮看重。
“将军听说过在下?”崔州平有些好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