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祖孙俩的交流快到晌午时,康熙来了上书房,看到胤禛也在,便说道:"小四也在?朕不是准了你假了,身子可好了?"
胤禛恭谨的对着康熙说道:"回皇阿玛,儿臣身子无碍了,劳皇阿玛费心了!"
康熙听了,点了点头,又看到胤禛比往日要乖巧多了,心里虽然有点失落,知道那个敢顶撞自己对自己不怕的小四不在了,可为了胤禛好,只有狠心了,因为康熙知道,人要时刻有紧迫感才能上进,才能锻炼自己.这样也好,便说道:"你也来了两天了,顾师傅可教了你什么没有?"
胤禛忙答道:"儿臣一直在和三哥向顾师傅学习三字经!"
康熙戏虐地看了胤禛一眼,说道:"可是真的在学习,不是在睡觉?"
胤禛的脸红了下,还没等胤禛说什么,这时,旁边的三阿哥就说道:"皇阿玛,四弟可聪明了,顾师傅教的,四弟都会了,只是儿臣不会,四弟一直在陪着儿臣听课!求皇阿玛不要责怪四弟,要怪怪儿臣好了."说完,又害怕的往胤禛身边靠了靠!
康熙希奇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从未脸红过的小四,今个脸红了.一个见了自己就害怕的小三,竟敢主动给自己说话了,还是怕自己责怪他四弟,让朕责怪他.当然,康熙内心也很开心,看到两个兄弟真挚感情的流露,谁又不喜欢自己儿子间的兄弟情谊深厚呢!
康熙沉默了会,说道:"那朕到要考考你小四,你说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胤禛忙恭身答道:"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启示人们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康熙深深的看了一眼,又转眼看向了顾八代,顾八代也是吃惊,自己都解释不这么详细,这时看康熙看向自己,忙说道:"启禀皇上,四阿哥剖析精确,解释的也比臣说的通俗易懂,甚至比老臣说的更为全面好理解!"
康熙听了,就问胤禛,说道:"三字经你都会了?"
胤禛忙说道:"回皇阿玛,这些皇额娘都有教导过儿臣,是以儿臣都会,皇额娘说知故而温新,让儿臣再听顾师傅讲一遍,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体会,指示儿臣,不可因为会,就不学了!"
康熙一听,猜到就是自己表妹教导的好,当听到胤禛说了个知故而温新时,说道:"知故而温新?你知道这句的意思?"
胤禛说道:“回皇阿玛,皇额娘说过,此句出自论语,说是常温习学过的东西,能从中领会到新的知识!”
康熙笑道:“好,没想到小四论语都知道,可还知道论语中别的?”
胤禛一看,干吗呀,才三岁,我知道这么一句还不行呀,你还让我知道什么?我再说,你就拿我当妖孽了,低调吧。想到这说道:“回皇阿玛,皇额娘讲过,儿臣。。。儿臣,就记住这一句了!”
康熙大笑道:“哈哈,我们的四阿哥也会谦虚了,知道有自己不会的了?”
接下来,康熙又考察了其他几个人的功课,叮嘱几人好好学习,就叫了顾八代,去了御书房。等到了御书房,康熙坐下后,说道:“顾爱卿,朕的四子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