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初识唐浩柳常和唐浩这就算互相认识了。
唐浩的拳法走的是刚猛的路子,而柳常则是刚柔相济。握手之后,二人的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战意。柳常除了小混混,从来没和功夫高手对战过;而唐浩刚才看过柳常的拳法,觉得非常高明,也想一试身手。于是他们俩就不约而同的说:“练练?”
柳常的拳法比唐浩高明,而且体内的力量也比唐浩大得多,即使是用拳头蛮干,唐浩也顶不住,但对于实战技巧的认知几乎为零。两人你来我往的,一开始柳常手忙脚乱,几次被唐浩得手,逐渐的他就摸到了窍门,慢慢领会了拳法中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精髓,越打越顺手。而唐浩一开始还感觉到很轻松,后来看到柳常越来越顺手,不禁对他的领会能力大为惊讶,但他也在和柳常的交手中,从对方的拳法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一番对战下来,唐浩大汗淋漓,柳常却故作气喘连连状。
二人又聊了一会,唐浩对柳常的拳法非常好奇,柳常告诉他是小时候好动,一位老头教给他的,现在老头早已不在人世。而唐浩则是学的少林拳法,在少林寺呆过一段时间。后来就坚持练拳,只要有时间就来山上这个地方练练,碰到柳常之前,这个地方几乎成了他的专属练功场了。
一番交流下来,彼此之间颇有好感,分手的时候,唐浩告诉柳常:“我是个警察,就在市局上班,有事需要帮忙就直接去找我,说我名字就行,都认识我。违法乱纪的事情别去找我啊,哈哈。”然后两人相约有时间就来这个地方切磋切磋,然后分头离开。
自此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他们俩约会之地,每次来都会大战一场,然后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交流心得体会,让柳常的实战水平直线上升,二人也惺惺相惜,称兄道弟。
日子在平静中一天天流过,同泰达的业务也一帆风顺,第一批出口新加坡的货物也已经装船出口。眼看着一切都顺利的走上了正轨,柳常也放下了心,开始关心他的山谷改造。离上次打电话给刘村长已经过去了快一周了,估计那边也早已完工了。在超市买了一大块猪肉和一袋大米扔进车里,柳常驾车来到了山村,直接就把车开到了他的地盘。
车刚进山谷口的围墙口,就看见刘大叔靠近门口最边上的一栋营房里快步出来,冲着柳常的汽车招手拦住。等看见是柳常在车里,就不好意思的说:“我还以为是生人乱闯,不知道是你。”
“没事的大叔,您住这里还习惯么?以后您就叫我小柳就好。”柳常问道。
“挺好的这里,里村子又很近,没什么不方便的,村里倒是有很多人羡慕的不得了,哈哈!”老人一听柳常问道就高兴的说。
柳常把他带来的大米和肉搬出来,帮刘大叔搬进房子里。看的刘大叔不停的在后面说使不得使不得之类的话语。
搬完这些东西柳常来到外面,一座温室大棚出现在柳常眼前,正是按自己要求建造的。大棚里面的地面已经按照耕地标准给翻过土,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射进来,感觉里面暖洋洋的。大致估算了一下,大棚里面的面积大约两亩地左右,暂时足够他使用了。想象着不久以后,这个大棚里就生长着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他心情格外的好。
中间的小湖已经重新清理了一遍,湖底的淤泥被挖了出来埋在大棚里面的地下做肥料用,现在的湖底清澈见底,湖的四周垒了一圈石头,再在边上插上一圈用树枝做成的木棍当围栏,显得大有田园风味。跟改造之前的破败景象比起来,现在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型度假村。
柳常对此十分满意,回到刘大叔的房间前,告诉刘大叔,自己还要回去准备一下,过几天就搬过来。然后就来到村子里村长家,告诉村长很满意山里的建设。村长把流水账拿出来给柳常看,还剩下几千元钱,柳常也没收回,而是要村里帮忙,把山里的电线线路、电话线路更换一下,架设线路的线杆都在,只是线路老化的厉害。
得到真人的传承之前,柳常天天低头忙碌,无暇休息和玩乐。现在公司业务已经正规化运转,不需要他投入太多的经精力,再有小马和江旭两人管理着,他现在有大把的时间用在自己的修炼和学习上去。他的修炼跟草木山水息息相关,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练功。普善真人当年就为此走遍天下,一是为了寻找药草,炼制丹药,另外这也是一种修行。现在他决定仿效真人,利用几年的时间,依次走遍国内各大名山大川,一边修炼,一边寻找那些几乎绝迹的药材,山谷里已经准备就绪,也需要大量的药材种子进行栽培种植。在他的构想里,这个山谷中将来是要种满各种各样珍稀药材的,而这些药材,一部分可以买到种子,大部分还得他去寻找、移植。
他将自己的第一站定在泰山。
泰山,五岳之首,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自古至今历代历朝的文人和帝王将相对泰山推崇之至,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全山遍布古建筑群和历史文化遗迹,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引人入胜,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
↑返回顶部↑